为群众健康福祉做贡献,不做“明星医生”,只做“最美医生”
2020-08-26 青年

2019年7月正式筹备,从诊室的装修到医疗器械的购置,再到“招兵买马”,用三个月时间迅速完成这些繁复工作并投入开业工作的上海新浦口腔的全体职工都万万没想到,开业两个月后,就碰上传播速度极快、感染范围极广、防控难度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即便如此,他们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艰难困境”所打倒,反而上上下下动员起来,带着关怀关爱走进社区、企业、办公楼,用科普讲座、义诊等行动,走出了一条“柳暗花明”的大爱之路。

  走进社区,奉献大爱  

每年的7、8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上海新浦口腔的桑媛媛也忙得“热火朝天”:几乎平均每周都有1-2天,她就会来一场“特殊”的外勤——走入全市各大少儿培训机构给大家做口腔健康科普讲座。

“小朋友们经常会问一些脑洞大开的问题,所以在给他们做培训的同时,我自己也需要看更多的资料,培养自己的专业沟通技巧等,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又一次进步的过程。”每一次认真倾听,并为孩子们做出详细解答的过程,是辛苦但又幸福的,因为桑媛媛在每次的科普讲座中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孩子王”。

这样的特殊外勤工作,对每一位在上海新浦口腔工作的医生都不陌生。他们连自己都不敢想象,自今年4月复工以来,应周边社区及合作单位的要求,上海新浦口腔的同仁们已合力开展了科普讲座、免费咨询、小牙医体验课堂等健康公益活动70余场。仅7、8月暑假期间,就有20场免费口腔健康咨询、7场小牙医体验课堂、3场科普讲座陆续举行中。一家民营医疗机构,明明只需要专注于多接诊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努力?面对记者的问题,上海新浦口腔医疗总监曹立群医生很自信地回答:“因为我觉得我们不仅仅是一家口腔医疗结构,更应该着力打造一个品牌,一个让大家都放心、相信的健康品牌。”

的确,疫情给上海新浦口腔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但危机就是转机:很多患者居家出行不便,上海新浦口腔就第一时间推出线上问诊;在许多公立医院还没有恢复口腔门诊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申请复工,培训员工正确穿戴防护用具上岗,为疫情期间备受口腔问题困扰的市民们缓解了病痛。不仅如此,即使在今年年初应控制疫情要求停诊时的“灰暗”时期,上海新浦口腔的医生和工作人员也时刻想着把温暖带到街道和社区。“我们第一时间主动加入街道抗疫活动,为街道疫情防控捐赠医用口罩、快消洗手液等物资。”曹医生还介绍说,当得知浦东上钢新村街道缺少防疫志愿者时,上海新浦口腔也第一时间在微信工作群内发布了招募通知,立刻就有十几位员工积极响应。首批四位志愿者就承担了在人流量非常大的上钢集贸市场为群众测量体温和繁忙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相关工作。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上海新浦口腔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为了世博源周边社区的“大明星”——不但有患者来为医生送来锦旗;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三一八一部队结成了军民共建单位;在上钢新村街道召开的纪念建党99周年座谈会上,上海新浦口腔党支部的贺永春医生还获得了“上钢新村街道红润党员志愿者”荣誉。

  医患沟通,守护健康  

在采访中,曹医生不止一次谈到了“沟通”。在她看来,不管是“我们出去”,还是“患者进来”,在诊疗的过程中,首先都需要更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其次才是放心的治疗。“我们一直在做小牙医职业体验的活动,是因为很多孩子都是被‘吓’大的,家长告诉他们多吃零食或者不好好刷牙去看牙医很痛的,所以经常是我们医生什么都没做呢,孩子就吓哭了。其实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想通过职业体验活动,给小朋友科普口腔治疗的一些小知识,了解各种治疗器械和过程,让他们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来学习怎样正确刷牙、看牙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

曹医生介绍说,小牙医职业体验活动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小朋友学会了正确刷牙的知识后,还会回去督促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全家都对口腔健康有了新的认识。

跟白领、青年人们怎样“沟通”呢?曹医生特别提到了上海新浦口腔“夜门诊”的特色服务:“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忙,常常能拖则拖,就在各种‘没时间’的借口下,把一个小小的牙病拖成发炎肿胀,不得不根管治疗、拔牙,最后只能种植牙了。所以我们让年轻的骨干医生在晚间坐诊,满足都市人群下班后也能看牙的需求,目前看来也是反响非常好。”

虽然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上海新浦口腔已经收获了各方面的好评,但未来,上海新浦口腔还将不断创新,为周边社区群众乃至全上海市民带来更多利民惠民的口腔公益行动。

曹医生表示,目前,上海新浦口腔已经和世博源周边的多家大型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为企业员工度身定制口腔健康诊疗特惠服务,这项举措也得到了浦东新区直管企业工会和世博地区工会的大力支持。“我们目前还有很多项目正在计划中,比如上钢地区周边社区居住着很多五一劳动模范奖章获得者,我们正在和街道沟通,特别针对他们推出专属口腔治疗优惠政策。”曹医生希望,通过上海新浦口腔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口腔健康服务能覆盖到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让越来越多上海市民的口腔健康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得到大幅提升。

王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