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视力如何从家庭体育运动入手?听听团校专家怎么说
2020-09-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预防上学娃近视如今是一家人的事,父母对孩子的视力既关心又焦虑。相比科学用眼、远离电子屏等提倡的传统近视预防,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锻炼有益于青少年保护视力。而家庭作为最初培养体育行为的重要场所,家庭体育做得如何呢?去年年底,上海团校青年研究中心副教授方慧开展了《上海青年家庭体育运动行为与代际互动研究》。

通过调研结果发现,有60.2%的父母对于“孩子每天看电视、电脑时间是严格限制的”,超过九成的父母认同“家庭是自小培养孩子建立自觉运动习惯的重要场所”(96.1%),53.5%的父母都为孩子报名了至少一个体育培训班。

通过进一步与儿童学段的交互分析显示:学前阶段排名前三的项目依次为:球类、跆拳道(武术)、舞蹈形体训练,中小学阶段排名前三的项目依次为:球类、游泳、综合体能训练。

“常待在室内,视野局限,容易造成眼睛疲劳,而在室外空间,视野开阔,配合一些打羽毛球等强调眼睛与四肢相配合的运动,是对眼部最好的调节。”

方慧也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庆幸的是儿子至今还未近视。上在线课程、用网络查资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在所难免,偶尔也会打游戏放松,方慧基本在15-20分钟后就会提醒儿子放下产品起来活动一下。

为避免他久坐不动长时间用眼,在儿子做作业一定时间后,方慧会让他适当放松,或是让儿子去便利店买点日用品,或是让他当次“快递员”去小区取快递。寒暑假期间努力做到每天跑步、打球,开学后也保证每周末有半天时间去游泳。

通过调研结果也发现,青年父母自身的运动行为与孩子运动能力密切相关。自身热爱运动、规律锻炼父母,其孩子的运动能力与水平往往更高。在“每天坚持”运动的父母群体中,孩子运动能力“很强”的比例近三成(29.5%),而对于“从不”运动的父母而言,这一比例仅为10.4%。

而且家庭运动行为的代际互动实际上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方慧表示,要让孩子从灯光下走到阳光下,家长并不能只规定孩子去运动,自己却拿着手机刷信息、打游戏,这种负向的行为方式会影响孩子,“只有一起加入,让一个人的马拉松变成一家人的马拉松,积极的情感支持也是坚持运动的动力。”

在方慧看来,身体素质、视力保护和运动是有连带关系的,作为父母要有科学性、系统性的意识,主观上正向鼓励,保证孩子有效运动时间,一起呵护孩子的视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