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没能抬头看见星空?95后大学生“绘”出上海的观星地图
2020-09-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章龙飞 王佳琪 梁钦

儿时推开窗抬头就能看到的璀璨星空,如今已经是难得一见了,其根源就在越来越严重的夜间光污染。今年,一支12名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95后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寻找璀璨星空——上海城市光污染调研”社会实践专题活动。

实践团团长王佳琪说,天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研究的黑洞、暗物质,也许几十几百年内都不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让人有悬在空中之感。但学子们认为,至少大家找到了一种方式,用一个特殊的视角来反映城市光污染情况。“这对于我们来说,内心欣喜且兴奋,也感觉学的东西也有了落地的机会。”

其实,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师生一直持续关注城市光污染问题。多年来,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前往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参观和实践。在此次调研中,实践团分别在南汇嘴观海公园、滴水湖观景台和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户外观测。

使用华为手机专业模式,在同一参数下在天顶方向拍摄,天目山和上海三个不同地区的照片。在天目山可以隐约看到银河,在南汇嘴和滴水湖能看到一些星,而在徐家汇天光已经强到整张照片都过曝成白色。

与此同时,他们结合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1.56米天文望远镜从1994年开始累积的观测数据,定量分析城市光污染二十几年来的发展历史。

邵正义曾任佘山1.56米光学望远镜基地主任,他向实践团成员重点介绍了1.56米望远镜积累的20多年的观测数据,以及如何对这些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测量夜天光亮度来反映光污染情况。

“佘山离市中心挺远的,如果我们在佘山都被影响得严重,就别说大部分市区了。”同学们说。实践团通过实测了解到,在“包邮区”的天目山附近,目前如果气象条件好,仍然可以看到银河。在南汇嘴和滴水湖能看到一些星星,而在徐汇,天光已经强到整张照片都过曝成白色。

在南汇嘴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还遇到一群天文爱好者。由于爱好天文观测,他们中的不少人专门在南汇嘴附近买了房,但是随着这两年进一步开发,光污染来源也逐渐增加,星空观测和拍摄变得越来越困难。

对此,同学们认为,作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个问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合理规划夜景灯光和照明设施的使用,如何建立光污染整治的标准,是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思考的。他们提出,光污染治理的关键是科学用光,通过添加灯罩来减少杂散光是一个可行性较强的方案。

另外,城市里稀有的璀璨星空是迷人的、震撼的、直击心灵的。因此,团队还建议,在经济尚未发展起来的某些小的区域开辟夜天光保护区,建立“观星公园”。比如把“南汇嘴观海公园”改名为“南汇嘴观海观星公园”,并科学控制周边的灯光,相信会吸引更多的市民前往。

在做路边天文的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很多市民尤其是小朋友们,对天文观测非常感兴趣,但感觉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这也触发实践团的未来思考,尝试多做一些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有探寻璀璨星空的机会。

>>>Tips:上海及周边的观星地图

此次实践中,团队也在请教专业人士的基础上,“绘”出上海的观星地图,给大家一些参考。

上海市天文学会秘书长汤海明告诉学生们,在上海本地观测,临港海边、崇明东滩,算是比较优秀的两个观测点,但要拍出好的效果依然很困难。

对于上海这种城市规模而言,距离市中心区域100公里以内,找好的观测点都比较难了。如果为了效果考虑,不如考虑浙江或者江苏找一个距离城市几十公里外的山区。天荒坪是一个不错的点。

不过,江浙地区,本身对于天文观测而言优势并不大,毕竟处于江南地区,湿度比较高。加之每年春季梅雨夏秋季台风,每年晴天数非常有限。

 == 对话实践团团长、天文专业大三学生王佳琪 == 

记者:在参与“寻找璀璨星空——上海城市光污染调研”社会实践专题活动中,最触动到你内心的细节是什么?

王佳琪:最触动我的细节是在南汇嘴实践的那个晚上。当时,在凌晨三四点钟,我们遇见了两个“早起”来观星的孩子。他们对夜空浓重的好奇心,让我深深感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是非常有意义的。保护城市夜空,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更是保护下一代最宝贵的好奇心。我们应该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条件。

记者:大家觉得在这样的实践中运用和发挥到了怎样的专业知识?

王佳琪:主要是观测课上学到的关于前期数据的处理。我们通过恒星定标,得到天光背景的亮度,进一步标定了光污染情况。通过我们的观测可以发现,佘山的夜天光20年间增加了170倍,徐家汇比南汇嘴天光亮了25倍以上。这的确给“追星”带来了难度。

记者:这次的追星活动,带来什么样的反思和启示吗?

王佳琪:我觉得,一个城市应该有多张名片。夜上海固然美丽,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情况,但是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大家可能更希望多看见一些“观星公园”这样的项目,既能保护环境,也能满足大家的精神发展需求。希望我们坚持不懈的实践和“发声”,能推动这样的项目落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章龙飞 王佳琪 梁钦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