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的回声,重忆红色故事,两小时红色微旅行旅游节里新体验
2020-09-17 专题

2020年上海旅游节于9月12日盛大启幕,今年旅游节推出的多条“微旅行”线路,让更多市民可以 “玩出‘心’体验、引领新风尚”。而今年的红色景点的微旅行,不但可以感受上海城市的魅力,还能重温历史记忆,用红色文化体验给旅游增添新的意义。景点不必大,有情怀就好;路程不必远,两小时正好。一路走去,脚下是缓缓展开的历史,眼前是新世纪的繁荣。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本文图片均为杨颖 摄

 //  岁月  // 

吹散的是硝烟 留下的是温馨

参考各区推出的旅游节设计的路线,我们的“微旅行”从静安开始。两栋不起眼的石库门房子,静静地矗立在新闸路路口。这里是中国工人运动的起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1921年8月11日,按照中共“一大”决议,党在上海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旧址纪念馆门口,一堵屏风,三位工人的雕塑,无声地述说着100年前中国工人的奋斗与呐喊。纪念馆里,出版了6期的《共产党》刊物和各类工人运动的学习刊物,让中国工人运动史在我们面前闪回。1922年8月16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布《劳动法大纲》。

沿着南北高架向南,同一街坊的另一个路口是山海关路,走到路口,浓浓的文化味道扑面而来。这里的274弄,曾经是一代文豪田汉先生居住过的地方,在这里,他酝酿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没错,我们的国歌就萌芽在这条马路旁的石库门里。路口,张逸云先生的酱园模型引人注目,张先生从开酱园开始,后来成为中国的味精大王,上海老字号“佛手”牌味精的生产商上海天原化工厂创始人之一。

一条山海关路名流云集,多少丰碑留在了人们心中,而多少风流却被雨打风吹去。沿街的墙,被设计师再现了石库门的模样,一群孩子在无忧无虑地玩耍,青年人则在这里跑步锻炼,时光无忧,岁月静好。对面,郁郁葱葱的绿色墙后是新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正等着墙画上的孩子们做完功课,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打卡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成都北路899号

 //  火种  // 

照亮的是黑暗 燃起的是向往

从中华职业教育社大楼沿着南昌路往西走约100米,一条小小的弄堂,和上海成千上万的弄堂没什么两样,探头进去,只见一排排老式里弄的灰墙。一直走到第二个支弄,石库门的黑色大门旁,一块“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铭牌赫然映入眼帘,提醒着人们,中国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燃起。这里曾经是陈独秀寓所,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这里出版刊物,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这里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孵化地,为党储备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后备力量。这里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起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一大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里作为中共中央局机关,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小小展室陈列的图片资料,每一件都激荡着时代的风云,每一件都关系着中国是走向黑暗还是走向文明。

走出小楼,对面是刚刚翻修一新的科学会堂,文明和科学在这条马路上握手。院士活动中心的墙上,那么多院士的照片似乎在告诉我们,中国,从一个放不下一张安静书桌的时代,走到今天科学技术大国并向强国发展,几代人付出了怎样的牺牲,怎样的奉献。

沿着南昌路走,科学会堂的外墙被打开了六个橱窗,这里是南昌路时尚科技之窗,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最前卫的未来梦想,通过这些窗展示着。橱窗外,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讨论着未来。

打卡点:《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南昌路100弄2号

 //  蓝天  // 

飘走的是流云 留下的是丰碑

黄浦区是红色纪念地最多的地方,从一大会址纪念馆到孙中山故居、周公馆等,每一处都激荡着时代的风云。在这些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的地方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人们不那么熟悉的红色景点,比如雁荡路上的中华职业教育社。雁荡路很短,从淮海路到南昌路不过百米,就在南昌路口,雁荡路的尾巴上,有一栋六层高的大楼,有几分巍峨的样子,紫红的砖墙,大门开在马路转角,门楣上“中华职业教育社”几个字虽历经沧桑,却依然醒目。

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成立于上海,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创立的。创立之初,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改革的先行者。社址最初在方斜路江苏省教育会内,于1930年迁入雁荡路这栋自建大楼。大楼建筑外貌具有欧美古典主义构图的折衷主义特色,大楼外墙以褐色泰山砖面砌筑,整幢建筑为独立结构。

拍摄这栋楼,宜取仰拍的角度,整栋楼如一面丰碑矗立在身后,紫红色的墙砖,衬托穿浅色衣服的主角。想象一下,穿阴丹士林蓝布上衣、黑色长裙的你,拿一个布包,站在这栋楼前,有没有当年爱国知识青年的模样?

打卡点:中华职业教育社,雁荡路80号

 //  城市  // 

惊艳了时光 飘散着书香

沿着南北高架继续向南,过复兴路,斜对面,一条不起眼的弄堂,这里是中国新闻出版界的巨擘邹韬奋故居。小小的纪念馆没有高门大院,登记后进入,二十几平方米的一层展厅一览无余。你很难想象,这位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政论家,他大量的作品就是在这楼上七平方米的亭子间里写出来的。

二楼,玻璃柜中陈列的是韬奋先生的著作和手稿,墙上挂着的照片上,我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生活”两个手写体字赫然在目。“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书店……每一个以“生活”命名的作品,都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带来了光明。而这座城市,正因为有着那么多的人以笔为炬,才从那个暗夜里走出,走进今天的多彩年代。

纪念馆对面是思南公馆。如今的思南公馆精致雅洁,那一场疾风暴雨已经过去,留下的是让外来的人们惊艳的模样。在思南公馆的弄堂里漫步,听不见户外的嘈杂,甚至连南北高架那条主干道上汽车的聒噪都被过滤了。

有名的思南书局门口,有女孩子在拍照。这个书店实在漂亮,细狭的门洞里,楼梯的台阶有一格格灯光亮起,远看,仿佛是书的天梯。这样有颜值的书店,如果韬奋先生有知,一定会惊讶,会欣慰,会微笑。

大客厅里,思南读书会依旧人头济济,书声琅琅。

打卡点:邹韬奋纪念馆,重庆南路205弄54号

上海处处“微旅行”

这一段红色微旅行体验,在2020年上海国际旅游节的微旅行线路和景点中不过其中的一二。而在旅游节期间,记者从黄浦区宣传部和文旅局了解到,仅黄浦就推出了聚焦红色旅游、淮海路辟筑120周年、非遗传承、南京路东拓等4大主题10条线路。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