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戏剧奖”绽放三十载,尚长荣获终身成就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各奖项提名名单今天公布。这个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上海戏剧最高奖,今年也迎来30岁的大年,从提名奖来看,一些新的变化值得关注。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的终身成就奖授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受到疫情影响,第31届白玉兰奖的评选将延后一年。
稀有小剧种崭露头角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文旅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此次白玉兰奖主角奖提名演员19名,配角奖提名演员 10名,新人主角奖提名演员6名,新人配角奖提名演员4名。
从申报的剧目来看,白玉兰戏剧奖参评剧目54台。参评演员109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20岁。上海籍参评演员21人,外地籍参评演员88人。这109名参评演员,分别来自京剧、昆剧、越剧、黄梅戏、秦腔、豫剧、婺剧、黔剧、花鼓戏、粤剧、扬剧、白剧、高甲戏、盱河高腔、话剧、歌剧、舞剧等17个剧种,其中盱河高腔、白剧、新老戏、黔剧等剧种均为首次申报参评。越来越多的稀有小剧种在此平台崭露头角,体现了白玉兰戏剧奖海纳百川的精神,彰显了上海戏剧大码头的地位。
除了传统戏曲之外,话剧、舞剧、歌剧等非戏曲类剧目参评比例显著提高,舞台表演样式更加丰富多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静安戏剧谷演出期间,组委会办公室主动与主办方沟通,邀请了两个著名国外剧院——以色列卡梅尔剧团的话剧《安魂曲》与俄罗斯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的话剧《零祈祷》申报参评,进一步体现了白玉兰戏剧奖的多元性与上海国际演艺之都的开放性、包容性。
参评原创剧目数量猛增
在本届白玉兰参评剧目中,涌现了大量新创剧目及新编剧目(共38台),占申报参评剧目总量的70%。这与在第30届白玉兰戏剧奖评选过程中,正值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举办有关。“十二艺”节期间,共有16台优秀剧目申报参评,包括《永不消逝的电波》《谷文昌》《柳青》《追梦云天》等。其中许多现代戏,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规律,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伟大的革命历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巨大变化,描绘了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以饱满的热情讴歌党、讴歌英雄、讴歌人民,以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的舞台形象、与时代同步的笔触,传递了积极的正能量。
本届白玉兰戏剧奖的终身成就奖授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尚长荣参加过1990年第一届白玉兰奖的评选并获奖。尚长荣曾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三次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011年被国际戏剧家协会授予“世界戏剧大使”称号。2013年获第二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白玉兰奖迎来30岁生日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30年来,申报剧目2200余台,剧种89余个,参评演员3700余名,获奖演员700余人次(其中第1-29届主角奖获得者303人,第14-29届新人主角奖获得者35人,第1-29届配角奖获奖者148人,第14-29届新人配角奖获奖者31人)。白玉兰戏剧奖始终与改革开放的节拍共振,深深根植于人民中间,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戏剧文化、发现扶持优秀戏剧表演人才、促进上海和国内外戏剧界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戏剧艺术的繁荣兴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尤存对记者说,就戏剧而言,北京有梅花奖,上海有白玉兰奖,两朵花南北呼应,形成中国戏剧艺术奖项的双璧。而白玉兰奖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地位,与其坚持的海纳百川、近悦远来、玉兰芬芳、融入时代、服务大众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白玉兰奖多年坚持对于艺术的标准不变,也信守白玉兰奖第一届评委会主任、已故越剧大师袁雪芬所说的“吃饭勿到,送礼勿要”的信条,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在全世界的戏曲界都梳理很好的口碑。
9月29日晚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根深花绽放 今宵月更圆——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题之夜暨2020中秋戏曲晚会”,揭晓本届白玉兰戏剧奖各奖项名单。记者另外了解到,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在上海演出的戏曲剧目很少,所以第31届白玉兰奖评选将延后一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