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老街、玩手作、看艺展,到新场古镇感受浓郁现代水乡情
“文创,点亮新生活”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受访者供图
上海古镇新场,古称“石笋里”,素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是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一个“活着的古镇”。小桥、流水、人家、长街、茶楼、老店、小庙与古寺,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而最近,千年古镇,又有了新貌。老街上,以土布为元素的艺术装置随风飘扬,与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宅散发的古朴气息相映成趣;耳畔,悠悠传来浦东派琵琶和江南丝竹的绕梁之音……
近日,“文创,点亮新生活”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第五季)系列活动于古镇张宅正式拉开帷幕。与此同时,“江南水乡古镇”第二届新场手作节也同时开幕。
青年报记者 李勤
用凝聚智慧巧思的手作课程疗愈身心
围绕“都市古镇、活力新场”的发展定位,配合新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推进,2020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开幕式以“文创,点亮新生活”为主题,结合“艺江南”第二届新场手作节,以艺术、空间展、手作集市及手作体验互动等形式拉开了第五季古镇文化体验季的帷幕。
手作集市、艺术展览及手作互动体验,汇聚了“手艺、技艺、创艺和文艺”的手作节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到来。作为第二届新场手作节活动主场的张宅、郑宅,位于被称为新场古镇“金腰带”的地段,那里三进以上古民居最为集中。
在“手艺”主题展区,飞扬在老街上的土布与两栋老宅有机结合,带着熟悉的记忆。步入张宅、郑宅,传统的粉墙黛瓦碰撞当代艺术巨幅创作,巨大的植物艺术装置,使人仿佛行走在植物“丛林”中。这里是“文艺”主题展区,展出来自新场古镇“艺术片场”驻地创作项目旅法艺术家刘真辰的植物艺术作品及其妻子(德国艺术家)的《外国人眼中的上海》等艺术作品。在“技艺”手作集市区,汇聚了新场本地商户及外来精选手作商户联合参展作品,原本分散在各自领域内发光的艺术家、手工匠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带来一场江南手作文化盛宴。三天的内容精彩纷呈,让参与者充分体验到了手作的乐趣。比如,“土布郁金香”,是以新场特色土布为原料。而唐灯制作仿照的是发源地在浙江省仙居县皤滩的无骨花灯。
据浦东新区新场镇文化服务中心胡晓英主任介绍,新场古镇联合浙江省、江苏省其他10个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本次手作节在“创艺”主题展区,正在展出“第二届新场古镇文创设计大赛”的部分征集作品,包含着不同创作理念的线条与色彩共同勾勒出因“申遗”串联起的灵感殿堂。
手作节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参与。
感受都市古镇的新时代魅力
为了更好地建设经济繁荣、文化荟萃、古今融合、治理有序、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科技产业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休闲旅游新镇,近年来,新场镇倾情打造“文创,点亮新生活”古镇文化体验季文化品牌活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该品牌活动不论从主题上,还是内涵上,抑或是形式上,都在日趋成熟并富有影响力。本季自10月9日开幕至10月30日结束,近一个月的活动分为视野中的品牌、指尖上的创意、足履下的穿越、心念间的传承四大板块,分别以重点活动、文创体验活动、古镇文化展览、非遗相关活动四大形式呈现,让市民充分调动视觉感官来感受千年古镇的风情及科创、文创、乡创的交互式体验。
胡主任告诉记者,此次文化体验季的四大板块内容中,人们不仅可以走入新场,在河畔的十里长街、古韵盎然的百年石桥、名扬千里的“江南第一茶楼”等地感受古镇浓浓的水乡之美;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各种古镇特色的手工制作,用一幅书法、一张拓片、一个团扇来展示自己的创意,更可以深度参与新场的文创品牌活动,比如“2020美好生活·更新之场”新场古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和乡村艺术季等活动,用自己的创意和想象为新场的文创和“申遗”做自己的贡献。与往年相比,本届文化体验季的活动更加注重各类文化元素的融合及创意的深度挖掘,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彰显艺术特色,是一场文化体验,也是一场心灵之旅。
青年报记者 李勤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