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的古代妆品,被这位“胭脂西施”复原了!
2020-10-27 青年

王一帆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批量生产的一字眉、刷白墙式的面部底妆,随着这类妆容盛行带来的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中国古风妆容妆品的魅力。90后“胭脂西施”王一帆5年里复原了35种古代妆品,如玫瑰膏子和玉女桃花粉,最耗时的“甲煎”复原品历时2年。她曾走寻多地,只为找到最原汁原味的中草药,复原出最接近当时的古代妆品,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

跟着姥爷 学做妆品

  从爱美到传承古代妆品背后文化  

王一帆的工作室

王一帆从小就跟着姥爷用中草药研制古代妆品,照着古文书籍里的内容,研制出了充满香气的珍珠粉、用茜草制作的胭脂。对于王一帆而言,在桌案上翻开古籍,在庭院里制作妆品,是她从小最爱做的事情。“当时我们那个小县城,想要一套完整的化妆品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却可以通过手工来制作。”

随着一件件古代妆品的制作,王一帆从最初单纯的爱美转变为对古代妆品妆容背后文化的好奇,她暗暗决心复原古代妆品。为此,她翻阅了大量古籍,并前往图书馆、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寻找到许多出土文物、古代壁画、塑像的资料。“古代妆容最大的魅力在于其背后的审美和理念,当时的造物理念是因时制物的,原材料都是顺应时令的变化。古人对于美的描写,常常是抽象含蓄的,侧重于整体氛围的感觉。”

大学毕业后,王一帆跟随丈夫来到了上海。法学专业的王一帆没有选择从事相关工作,而是按照自己的爱好,找了一份古代妆品的研发工作。王一帆周末在古代妆品工厂学习,平时翻阅古籍,还向上海戏剧学院一位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妆容配方的老师学习专业知识。随着对古代妆品的进一步了解,王一帆辞去了工作,决定做古代妆品的复原。“我做事喜欢追求极致,古代妆品复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难以平衡,所以就决定辞职专门做古代妆品复原。”

翻越山路 走寻多地

  亲自挑选只为找寻最正宗的原料  

王一帆在尼泊尔寻找原材料

如果说中国古代妆容研究和妆品复原前路漫漫,那么寻找香料的路途更是充满意想不到的艰辛。王一帆是个“技术宅”,但是为了寻找最古色古香的原料,常常会去多地寻找和采摘合适的中草药。她曾在高海拔的西藏高原挑选藏红花,在尼泊尔雾霭丛生的高山中寻找苏木材料。

王一帆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的是前往尼泊尔寻找原材料苏木时的一段经历。坑坑洼洼的土路泥泞而又狭窄,只够一个人勉强行走,陡峭的山路下就是川流崩腾的河水。此前爬山已经耗时一个多小时,王一帆双腿微微发颤,精神也有些涣散,听着脚下激流拍岸的声音,脚下一软,险些摔倒。

所幸,当时尼泊尔的地导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王一帆的背包带,稳住了她。“虽然现在网上也可以购买,但是产品的质量很不确定。哪怕是合作过的商家,每批货的质量也不一样,这和中草药生长时的天气密切相关。而原材料,对于复原古代妆品至关重要。”当问及为何要如此大费周折地实地挑选时,王一帆认真地解释道。

古代女性的妆台上,一般会摆这几样基本的妆品:澡豆、胭脂、妆粉、眉黛、唇脂。王一帆作为“考据党”,复原玫瑰澡豆时,具体参考了《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里的方子。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古书中所记载的澡豆,使用的原料玫瑰花粉,都采用了极为少见的中华玫瑰。“现在大多数的玫瑰都是杂交型,为了买正宗的中华玫瑰,我特地赶到山东的一家庄园挑选采购。”王一帆笑着说道,玫瑰澡豆制出后,她忍不住放近鼻子使劲嗅了嗅,闻一闻古时太后身上的味道。

翻阅古籍 数次烧制

  最复杂的一件古代妆品耗时2年  

铜黛(上左)、玉簪粉(上右)、青黛(下)

90后的王一帆以中草药植物、香料为原料,一双纤纤细手将原料研磨、煮沸、发酵、过滤,让 2000多年前的妆品渐现雏形。通过5年时间,王一帆共复原出35种古代妆品,如玫瑰膏子、绵胭脂、油胭脂、玉女桃花粉等。

然而,古代妆品复原谈何容易?先不谈古籍中都是拗口难懂的文言文,古代妆品的做法往往只有原料和步骤,准确的计量词却很少。原材料克数、蒸煮温度、发酵天数,这些只能凭借反复尝试和推敲而得。

在众多古代妆品中,一个名为“甲煎”口脂的复原最为复杂,陆续研制了2年。繁琐精细的步骤、不够精确的古法以及多种配法,都使王一帆常常受挫。等最后一次甲煎复原成功后,王一帆意识到此前的失败品已倒满整整3个大快递盒了。“炼制的时候一半埋在土中,肉眼看不到,温度控制全凭经验。而且用米糠烧制时,还不能出现明火,只能用米糠燃烧后灰烬的余温‘烘焙’。”王一帆笑着说道,那段时间被折腾得晚上都没睡上完整的觉,双眼一直盯着米糠,整个过程好比太上老君炼制仙丹。不仅如此,每隔40分钟,就需要加一次米汤。

正因为复原古代妆品需要平心静气,王一帆将工作室安置在奉贤四团镇大桥村的一处民宅,远离城市喧嚣。庭院里摆放着竹藤椅,周边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岸边一支木船斜斜地停靠。“我们纯粹是自己想落户在这里,古代妆品复原需要这种宁静闲适的环境气氛,而且当地政府也很支持我们。”谈及未来,王一帆坦言道,希望通过最原汁原味的原料,复原最接近当时的古代妆品,让青年人从古代妆品中了解中国传统审美,让更多的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

王一帆的古代妆容

 == 对话 == 

记者:复原古代妆品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你如何维持收支平衡?在工作之余,你会做些什么?

王一帆:复原古代妆品只是作为一种研究,并非为了盈利。目前收入来源主要是可批量生产的古妆改良品和授课。我也在尝试改良古妆品,比如将其水溶性改为易推开的油溶性,以及通过中草药提取物的方式,让古代妆品符合国家备案。工作之余,我会翻阅古书,或者和朋友们在庭院里品尝农家乐。

记者:同样作为远离城市生活的90后,如果有人把你和李子柒作类比,你觉得你与李子柒有哪些不同?

王一帆:其实不少人问过这个问题,我认为李子柒偏向古人宁静闲适的生活方式,我和我老师研究的是古代造物思想。不过,我们两者都在尝试传达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目前我在做的不仅局限于妆品,也覆盖妆容,比如《后汉书》中提到的“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的眉形,这些妆容都别有古韵。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