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0名科学小达人将亮相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占得16席
2020-10-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常鑫/资料图

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开。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本届论坛还将设置一场小院士论坛及一场青少年论坛,每场论坛均有两位以上顶尖科学家参加,使科学“后浪”能与顶尖科学家直接交流。届时,全国将有50名科学小达人亮相论坛,其中,上海占得16席!

上海16位科学小达人多为“英才计划”成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上海市科协得知,这16位科学小达人中大多是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成员。

上海“英才计划”是上海市科协根据中国科协相关工作要求,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试点单位,于2013年4月起正式启动的一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

该项目开展7年以来,两所高校共推荐了百余名知名科学家担任导师、执行导师,每年指导70余名优秀中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课题研究与实践,目前累计培养人数达484人。英才学员们在近几年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ISEF、INEPO、ISWEEEP等国际国内青少年科技类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这16位科学小达人,并非“死读书”,除了科技方面有建树以外,能文能武,音乐、体育样样精通,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像来自建平中学的邹文骥同学非但获得过“英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员,还是学校里各种活动的“发言人”,热爱运动健身,萨克斯取得了十级证书;控江中学的郑泽磊同学是“英才计划”复旦物理陈焱导师组的学员,研究的是蒲公英这种物理模型的飞行机制,这个喜欢运动的男孩,平常热爱打篮球、游泳、骑车,还会吹奏单簧管、弹钢琴和唱歌,在学校的校园歌手评选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已非男生的舞台,这16人中有6人是女生。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何思洋,曾被评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小研究员,生物学科的她从上千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70名英才学子中的一员,师从卢大儒教授及其导师团队进行学习研究,她表示自己未来会一直追随心中所爱,在科研之路上一直走下去,或者学习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等知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接触交叉学科。

上海中学的吴君陶从小就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她曾把鸡蛋泡在醋里一个星期并做出了一个“鸡蛋球”给弟弟玩,也曾用多种菜叶、花瓣等自制了各种酸碱指示剂把家里的“化学物品”测了个遍,还曾在不经意间烧饭时将盐洒在火焰上,却意外地出现了黄色的火焰……初三毕业时,她花了一个月时间自学完高中化学,并成功考入上海中学化学竞赛小班学习。

他的偶像是已经去世的诺奖化学家

邹一鸣,高境第一中学高二学生。小小年纪的他,头衔一大堆:2020年“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复旦大学学员、2020年度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实践工作站学员、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小研究员……

六年级的某天,邹一鸣在书店角落里翻到一本化学书,那时虽看不明白书中各种元素符号以及化学方程式,但似乎有一种魔力使他深深爱上了这门学科,也从那时开始知道有这么一门学科叫做化学。“那时,化学陪我度过了低谷阶段,让我有了自信,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邹一鸣说。

八年级时,因为《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项目研究,他荣获了2018年“雏鹰杯”上海市少先队课外活动大赛“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初中组一等奖、“预备小院士”称号。

傍晚联系到邹一鸣采访的时候,他刚刚放学,如何平衡好学业和科研,是“英才计划”中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

邹一鸣的偶像是已故美国化学家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他是一位划时代的化学家,在上个世纪合成了马钱子碱、维生素B12等物质,这是在那个年代看来似乎是无法实现的挑战,伍德沃德因在有机合成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在邹一鸣心中,他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邹一鸣非常喜欢伍德沃德说过的一句话:合成是一门艺术。

邹一鸣去年就开始关注起了顶尖科学家论坛,今年更是报名参加——他要与诺奖大咖们面对面。

“我最想与专家讨论: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当如何保护个人研究版权和学术道德;对于化学动力学数据的计算,有没有提出过较为普适的计算方法,而不局限于几个动力学数据之间定量或定性的关系?如果有,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数学或物理工具?如果没有,未来提出的可能性有多少?”对于即将到来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邹一鸣满是期待。

届时,顶尖科学家将为这些来自全国的50名科学小达人上科学第一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常鑫/资料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