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博青春|信仰大厅:进博会“小叶子”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
2020-11-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 施剑平/图

志愿者之家,是进博会志愿者栖息的港湾。红色,是志愿者之家中“信仰大厅”的主色调。

志愿者工作一直是仪式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三年来,“信仰大厅”的“硬装”逐年升级,活动更聚焦主题,还承载了思政教育、主题学习等重要任务。 一年年来,有“小叶子”从这递交入党申请书,如今变成了预备党员,有党员“小叶子”在这分享学习心得。

不断学习给了“小叶子”服务进博的无限动力,党团员志愿者肩负起职责,为每一届进博会的举办奉献青春与热忱。

  “信仰大厅”连年升级,细节助力亮身份  

11月5日中午,来自各个高校的“小叶子”利用午休时间围坐在“信仰大厅”会议桌前,分享自己对于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主旨发言的学习感悟。

今年的“信仰大厅”与前两届相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硬装”全面升级。红色是主色调,会议桌后的背景墙上,党旗和团旗分别映衬着入党誓词和入团誓词。新设立的“学‘四史’、守初心、担使命”背景板是“小叶子”打卡合影的最爱场地,一侧公告栏里张贴了几十张照片展示着党团风采。

如果说第一年志愿者之家的功能区划分还只是先试先行的“雏形”,到了2019年志愿者之家2.0版时,功能区域分布逐渐清晰,“信仰大厅”正式亮相,与进博会相关的主题学习以及其他重要文件的学习都在这里进行。

去年11月6日下午,进博会临时党团组织的党团活动在“信仰大厅”举行,十余所高校的“小叶子”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对于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的主旨发言的学习感悟。而后几天,上海大学党团联合支部活动、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党团课、各大高校思政课都设在了“信仰大厅”。

至今年,“信仰大厅”除了开展党团日主题活动、集体学习外,将开设“四叶草里的微党课”,设立党员、团员先锋岗等,在加强思想引领的同时,发挥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 这里真正成为志愿者之家中氛围最热烈的“学习角”。

团市委社会工作部介绍,为服务好进博会志愿者而设立的志愿者之家,在第一年就发现“小叶子”的确需要一个学习场地。到今年,在前两年的经验基础上,他们大大提前了准备时间,对“信仰大厅”进行充分设计,“今年场地偏工业风,设计布置难度更大,新增的拍照点就是因地制宜的设计。”

更到位的是细节。在今年“信仰大厅”一侧的工作桌上,专门放置了党员志愿者示范岗和团员志愿者示范岗立牌,志愿者还会佩戴党、团员先锋岗臂章,鼓励每一位党、团员“小叶子”在服务进博中亮身份、做表率,积极参与创先争优、岗位建功行动。

每一年,在进博会临近开幕、志愿者即将全面上岗之际,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都在这里成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激情澎湃的宣誓响彻整个大厅。

  活动紧扣主题教育,制度上墙明晰责任  

上海师范大学“小叶子”马琦峰是今年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成立仪式上的发言代表,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他早早来到“信仰大厅”,实地感受了一番。

马琦峰是进博会“二年级生”,去年服务于国家展欧洲地区葡萄牙馆,接待来宾、引导商客、发放物料、维持秩序,尽心尽力。今年他被分配到招展处展期签约台,主要负责各省市企业代表团的签约工作。

同时,他又是一名抗疫志愿者,参与社区排查,积极撸袖献血,在抗疫一线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身为党员的责任。服务进博会,参与志愿服务又让他感受到这既是党先锋队性质的本质要求,又是党员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途径。

在“信仰大厅”今年新增的“四史”学习角,马琦峰认真参观。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墙上的话语带给志愿者浸润式学习氛围。书架上已摆放了《之江新语》《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与经验》等“四史”方面的书籍供借阅学习,他还惊喜地发现有校友已经做了登记,借阅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当得知志愿者可以撰写“四史”读书笔记,参与“我在进博学 ‘四史’”三行诗征集活动,还能得到一枚“笃学”激励徽章时,他已经跃跃欲试了。

“今年我是预备党员,会更严格要求自己。明年有机会,我还想再成为进博会志愿者。”

让马琦峰想参加的“四史”学习挑战任务正代表了今年 “信仰大厅”活动的特点——主题更聚焦。

“信仰大厅”是学习阵地,更需要有活动注入活力。团市委社会工作部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少了纯趣味性的活动,在设计上紧扣四史学习、爱党爱国,赢取激励徽章也建立在完成“四史”学习、参与光盘行动等任务上,将党团仪式教育、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个活动中。“这里也向高校开放预约,可以将思政课开设到‘信仰大厅’。”

对于新增的“四史”学习角,团市委组织部介绍,此次特意选购了200多本“四史”方面的书籍,让“小叶子”在服务之余能不断“充电”,了解党团史、共和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发展史等,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信仰大厅”的墙上还张贴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临时党(团)支部工作职责清单》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指引(高校版)》。

团市委组织部表示,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梳理了各方面后首次制定了职责清单和工作指引,让党团组织成立后运行更制度化,日趋完善党团组织建设。

  参与党团日活动,伴随 “小叶子”成长  

不少志愿者“三年级生”,随着一年年服务进博会不断成长。

“成为首届进博会志愿者时,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是‘三年级生’,我已经是名预备党员了。”上海政法学院的王扶醉用这句话概况了他在进博会的成长。   

第一届进博会时王扶醉是大一“萌新”,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流利的英语口语,他破格成为“小叶子”,服务于国展中心0米层西处的咨询处,担任现场翻译。那一年,校长来到志愿者之家动员慰问,还赞扬了志愿者队伍中几名党员志愿者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让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王扶醉看到了榜样。

那年在志愿者之家的学习也开拓了王扶醉的视野,“如果说当时递交入党申请书只是空有一腔热血,通过进博会志愿者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了党组织,也更加明白,中国开放的大门为何要越开越大。”

第二届进博会时,王扶醉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成为进博会“二年级生”后,他的岗位分配在16米层的餐饮处,负责餐饮保障工作。午休之余,他参加了“信仰大厅”的党团日活动,聆听了各个学校的志愿者分享进博经历。这次活动让他结识了不少其他学校的党员“小叶子”,大家相互加了微信保持着联系,“我们相互影响,一起努力。”

今年,成为进博会“三年级生”的王扶醉已经打卡了“信仰大厅”的拍照点,守初心、担使命,也正是身为预备党员王扶醉的内心写照。要说第一年成为“小叶子”时充满了好奇和感动,第二次参加在激动之余有了责任感,这一次让他更觉得重任在肩,要发挥“三年级生”传帮带作用,更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着新志愿者完成任务,让他们感受到志愿精神的力量。

相比王扶醉一直服务于进博会现场,同样是“三年级生”的沈圆,则像是“小叶子”的“平方”。首届进博会时,沈圆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储备志愿者,承担校内后勤保障工作。第二届进博会,她已经成为一名长期管理岗志愿者,服务于志愿者服务保障组,对接四所高校百余名展务岗位志愿者的上岗事宜。今年她依旧是长期管理岗志愿者,负责志愿者证件管理等。

她记得去年在“信仰大厅”里举行过不少主题党团日活动,还有学校在此开设思政小课堂。

今年内容丰富的“信仰大厅”也给沈圆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体布置很有学习氛围,特别还有‘四史’学习角,休息时间我也会去借阅书籍,好好了解历史。”

在校内,沈圆也做志愿者工作,但正是参与了进博会志愿服务后,让她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开始思考如何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平台,也开始产生“我能为祖国做点什么”的想法。

正是抱着这种想法,在第二届进博会时,沈圆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在进博会现场依旧努力,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自己,为会期“小叶子”做好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施培琦 施剑平/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