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发现并接纳孩子的情绪,这三条原则要记牢
2020-12-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国外一项跨20年的两次全国性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情绪及社交基本技能正在退步,调查的40多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为什么时代进步了,很多孩子的状态变差了?今天(12月12日),上海科普大讲坛第156讲“与压力和焦虑化敌为友”聚焦当下热议的“教育焦虑”社会问题,为家长支招。

“这是一个标准的问题,孩子的‘退步’,10%是生理因素,90%是社会和评价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认为,如今心理健康的底色正在模糊,社会并未对此做好准备,应对的方法有两种:调整评价标准以及调整预期——明确“健康与否”的分界。

“现在的孩子身高越来越高,可心理健康还是不稳定,有的孩子认知结构不完备,对社会和家庭又叛逆又依赖,自我认同不足,成就感与挫折感频繁交替,幸福感随年龄增长锐减,无聊、无所谓、无兴趣。”谢斌表示,只要法律底线不突破,心理健康底线不突破,孩子怎么成长都不怕。

“我们接诊最多的是儿童多动症,第二就是儿童情绪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创建主任高鸿云认为,对于孩子的情绪管理,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标准,但还是要“孩子说了算”,要教会孩子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但是家庭对儿童情绪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长三部曲是:看到情绪、接纳情绪、引导情绪,先看到自己的情绪,再论对错,察言观色,看到未被表达的情绪。”高鸿云告诉家长们,“家庭是爱的港湾,如果老师打电话来告状,说孩子打人了,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跟孩子进行有质量的沟通,跟孩子说:你今天是不是心里有点害怕?你是不是当时特别生气?现在是不是后悔了?说不定孩子第二天就去向同学赔礼道歉了。”

高鸿云建议家长及时看到并准确接纳孩子的情绪,采用恰当的办法引导孩子在适当场合下表达和管理情绪。但是,接纳情绪≠接纳情绪的表达方式,什么是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情绪发泄三原则: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有用的东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