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为黑胶“破圈”,岁月留声不再酒香巷深
2021-01-0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崔子润/文 记者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90后沈莉坐在她那个堆满黑胶唱片的共享艺术空间里,一点也没有违和感,甚至是相得益彰的。当这位知名女模特大概三四年前突然决定成为这间共享空间的主理人之一时,很多人都感到很意外。但是在听完沈莉的故事之后,你会认为这恰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熏陶    从黑胶唱片开始的爱情  

因为是模特出身,身高超过1米75、时尚端庄的沈莉坐在共享空间里,和那些黑胶唱片封面上的女性油画形成了某种呼应,让人感觉到她本来就应该坐在这里。

这位1993年出生的女子,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就一头扎进了故乡苏州的模特圈,在其中如鱼得水,还在全国旅游天使大赛拿过前三名。不过也就在人们期待一代姑苏名模诞生的时候,沈莉在上海一个时尚活动场合遇到了查理——这个有着30年黑胶唱片收藏史、藏品逾几万张的文化企业家时,她毅然决然地来到上海,成为这个黑胶共享空间的一位主理人。

对于上海黑胶圈子里流传的“名模玩黑胶”的故事,沈莉只是淡淡一笑,“这个很自然的呀,谁让我小时候就听说爸爸用黑胶唱片追到妈妈的故事呢?”

沈莉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小镇,这里的生活虽然传统安静,但沈莉的父亲却是一个狂热的黑胶唱片爱好者,这让他成为小镇上独特的存在。在小镇的老宅里,父亲的黑胶唱片机时常响起,一群年轻人伴着舞曲翩翩起舞,其中就有沈莉的母亲。“可以说,父亲就是用黑胶唱片追到母亲的吧。”沈莉说。

几年前,已是黑胶共享空间主理人的沈莉重回已空置多时的老宅,惊喜地发现,小时候家里的那台唱片机还在,打开,里面还放着一张几十年前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的复古舞曲黑胶唱片。沈莉把唱片带回上海,这唱片竟然还能播放,“现在再看它,这真是一个温暖的物件,让我回想起童年的老事。”沈莉对记者说。

也因为有如此深厚的童年黑胶唱片的熏陶,听完沈莉故事的人对她投身黑胶唱片界都不会感到意外了。与黑胶唱片收藏家查理的相逢,显然点燃了这个女子内心的情结,让她觉得应该做一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共享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查理无疑是沈莉黑胶唱片事业的引路人。从涉足黑胶领域的资历来说,查理恐怕要比沈莉大两三辈。这个来上海发展二三十年、曾经的上海青联委员,是从他身为黑胶爱好者的爷爷那里了解了黑胶文化,并且在30年前开始疯狂搜集黑胶唱片的,目前他的藏品正在向10万张挺进。

也正是查理那浩如烟海的黑胶藏品,点燃了沈莉的黑胶情结。两个人一拍即合,不到一年前,他们开始共同打理这个位于法华镇路上的黑胶共享艺术空间。

沈莉告诉记者,黑胶共享艺术空间的关键词是“共享”,即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目前随着复古风潮的兴起,青年人中的黑胶发烧友很多,但黑胶市场又鱼龙混杂,想找到一张心仪的唱片是如此不易。而沈莉和查理手中数万张唱片还静静躺在库房里,何不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沈莉有时候在想,当年不就是因为分享,父亲才追到了母亲吗?如果对于黑胶唱片,父亲只是“独乐乐”,也就没有了当年老宅里一群青年人的翩翩起舞,当然也就不会有之后的姻缘了。而且沈莉是一个追求进步的人,大学时期她就入了党,“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早已扎根她的内心。所以看到那些对黑胶唱片渴求而不得的青年人,沈莉觉得自己是责无旁贷的。

所以这个全国首创的“胶集”黑胶共享艺术空间的运营模式很亲民,甚至是具有公益性的。沈莉介绍说,他们目前有几千名基础会员,共提供三种套餐服务,就拿999元的基础套餐来说,每年可以借300多张,每个月可以借30张,一次可以借5张。一开始是不送唱片机的,后来他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对黑胶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唱机,于是就安排了入门的机器,含在套餐里。不同的套餐对应不同档次的唱片机。

  破圈    建立文创服务平台  

一开始沈莉觉得在“胶集”黑胶共享艺术空间这件事上,自己是被分享的,是分享内容的提供者,但后来她也能体验到分享的快乐。黑胶唱片古典音乐领域里有一个著名的作品就是《图画展览会》,这是俄罗斯作曲家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在参加一位已故画家朋友的展览时心有所念,心有所思而作。乐曲诞生的近150年来,很多唱片公司灌制了不同版本的《图画展览会》唱片,而爱好此音乐的黑胶收藏爱好者都以尽可能多地收藏这些版本的唱片为目标。

胶集目前已经收藏了几百张《图画展览会》,但还远远没有穷尽。而在这方面,他们时常可以得到参与黑胶唱片共享的青年人的分享,有的提供唱片信息,有的干脆进行了馈赠。沈莉说:与人分享固然是快乐的,但这快乐并不是单向的,分享者同样可以感受分享的快乐。

于是,他们开始策划破圈的事,把胶集定位成海派融合文化创新的参与者,希望能够以音乐为切口,以黑胶唱片为载体,希望能够以音乐为切口,建立一个文创服务平台。“音乐+”可以关联很多内容。在音乐的切入下,沈莉很希望为更多渴望艺术的青年人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记者注意到,“胶集”黑胶共享艺术空间里除了唱片还有大量俄罗斯油画,其中占据C位的正是创作《图画展览会》的穆索尔斯基的肖像。沈莉说,油画是可以出售的,但是买家同样可以不断更换共享空间里相同价值的其他画作,这也是一种共享。

不久前,沈莉他们和上海音乐厅联合举办了“胶声入画”黑胶与油画特展,又和上海电影博物馆联合举办了“胶声入影”展览,胶集全国会员中心也正在装修建设,艺术和音乐的交汇,吸引了大量青年人的参与。“艺术、画、音乐,是一个聊不完的话题,太多的内容。”沈莉说,“有些会员把胶集当作沙龙,来这里品品茗茶、喝杯红酒、抽支雪茄,聊聊心里喜怒哀乐,时光过得温情而有意义。”这也正是分享的乐趣所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崔子润/文 记者 常鑫/图、视频 见习记者 周紫薇/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