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两百万分”答卷的图书馆
2021-01-10 生活

杨浦图书馆外观。本文受访者供图

纸质阅读的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就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杨浦图书馆却创出了一年两个一百万的成绩:一百万册的借阅量,一百万人次的到馆人数。问及原因,潘馆长只是说,她的馆员特别好,特别有情怀。记者细细捋一下杨浦图书馆这两年的大事小事,发现,潘馆长还真有一套治馆秘笈,那就是辩证法。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戏剧+项目活动——梅派青衣的醉心演绎。

  老与新的衔接  

杨浦图书馆成为网红,是因为它搬到了五角场,一座仿紫禁城的建筑里。1935年,一个被称为“大上海计划”的规划方案在五角场落地。琉璃瓦屋顶,花岗石墙体,室内雕梁画栋,又结合了不少那个年代的新材料、新工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群很快矗立在了上海的西北角:一座市政大楼,一座图书馆,一座博物馆……

淞沪抗战打响,雄心勃勃的计划被无限搁置。此后,图书馆再不复当年风采,直到2018年10月1日。

经过3年多的修缮,这座曾经做过学校,已显颓败的大楼,终于再一次有了丰富的藏书,以它最辉煌时代的模样重新迎接读者。

2018年10月1日是杨浦图书馆试开馆的日子,闻讯而来的市民在门口排起了长队。还未进入馆内,古朴端庄的大楼,就引来无数人拍照。一时间,无数个朋友圈有了它的身影,不少人惊呼:这不是“小故宫”吗?

老馆只有3000多平方米,这次改建修缮,将图书馆面积扩展到了14000多平方米,新楼和旧馆无缝衔接,部分原来的外墙成为了建筑的内墙。扩建后的杨浦图书馆呈井字结构,每一个角都有自己的内容特色。在文献阅览区,有为视障人士专设的读书区域;在少儿阅览区,专门为孩子和家长共同阅读提供了合适的书籍;新辟的3个活动空间,每周都有吸引读者的活动。

开张伊始,杨浦图书馆就推出了10个品牌的系列活动,有名家荟萃的《静思讲坛》,有联通海外的《欧洲之窗》,有亲子互动、绘本导读的《我的小书房》,也有走出这方天地开阔视野的《行走杨浦》。

记者问潘馆长,整座图书馆有哪个地方是她最喜欢去的,她毫不掩饰地表示,是少儿阅读区。家长伴着孩子,在暖色的灯光下静静地读书,难以言说的宁静氛围格外让她欣喜。

看得到风景的阅览室。

  动与静的协调  

被网民们称为“小故宫”的杨浦图书馆,从试开馆的第一天起,前来打卡拍照的市民成群结队,他们拍遍了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建筑太美,一些参观者会情不自禁地大声议论。

对于图书馆来说,安安静静坐上几个小时,通读一本书的读者,才是图书馆最乐见的。面对汹涌的打卡人群,杨浦图书馆组织了一批批的志愿者。志愿者们穿梭在一个个大厅之间,不时地劝阻那些大声喧哗的来宾。图书馆还专门印制了手持卡片,让志愿者的劝阻传达无声的礼仪。

杨浦图书馆还为喜动不喜静的读者策划了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在杨浦图书馆的活动系列中,有专为讲究生活品位的人们设计的《书香下午茶》,休闲时光,喝一杯茶,品一本书,没有读书的压力,同样可以收获满满。那些喜欢秀一秀的读者,在这里也有了自己的去处,《阅读好声音》活动以朗读亭、录音棚等方式,引导人们阅读好书,专业人士还专门开展朗读技巧培训,让爱秀一族也有了和图书的交集。

对于杨浦图书馆来说,馆员早已将图书馆定义为公共文化空间,他们深知,当今时代,图书馆单一的书籍提供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图书馆不仅是读者和书籍链接的桥梁,同时也需要创造更多读者和书籍链接的形式,创造更多读者和文化联系的方式。

无论是劝阻还是引导,杨浦图书馆都为自己赢得了更多人的心。今年1月2日下午,杨浦图书馆音乐普及活动品牌“悦音书话”带来的“2021杨浦图书馆新年音乐会”如约而至。RJ爵士大乐团现场演绎了多首经典爵士曲目,同时表演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夜来香》等读者耳熟能详的中国曲目,还根据现场观众随机给出的音符,展现了爵士乐的独特魅力——即兴演奏。萨克斯演奏家、作曲家、教育者陈嘉俊先生作为主讲嘉宾,为观众们作详细讲解。

一场区级图书馆主办的新年音乐会,在线上的直播观看人次逾20万。

杨浦图书馆馆舍。

  走与留的转换  

纸质阅读减少,反映在图书馆是最直观的。在电子阅读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人们走出图书馆似乎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为了留住更多的读者,杨浦图书馆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设立了“上海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为爱好中国近现代史的读者打造了一个独家展示“大上海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文献史料阅读空间。置身于当年“大上海计划”建成的大楼里,阅读这些泛黄的文献和照片,让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杨浦地区的历史有了切身的理解。

把图书送到读者身边也可以是图书馆的功能。杨浦图书馆开启了远程借书功能,读者可以在网上搜索,下单借阅,图书馆的物流会将图书送到离读者最近的借书柜中,读者可以在离自己家最近的地方取书。最后一公里通了,读者借书的热情就上来了。

除了开辟自己的图书借阅平台,杨浦图书馆还积极运用各类社会平台。“书界”是一个集合了很多家图书馆的图书租借平台,不用专门下载App,支付宝等平台都可以联通。杨浦图书馆是这个平台最积极的参与者,良苦用心最终演变为数字墙上可喜的数据,受疫情影响,图书馆进行了限流,网借平台的线上借阅服务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书界”在图书借阅上,为杨浦图书馆贡献了46%的借阅量。

对于潘馆长来说,读者的留固然可喜,但读者的走其实未必一定是真“走”。远程借书、微信公众号、直播等现代化手段,可以成为图书馆和读者最好的联系纽带。图书馆各个部门的馆员都自动给自己加压,从幕后走到前台,有的已经演变成了直播明星。

未来,在杨浦滨江,又将建造杨浦图书馆另一处新馆。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捧一本好书,看黄浦江水在眼前流过,看鸥鸟从窗外掠过……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