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访谈|作为演员荣誉永远是昨天的事,热爱坚持探索成就了今天的我
2021-01-17 生活

和柳萍接触的一个月中,她到北京录制一个剧目。对于柳萍这样的秦腔名家来说,越是大家,越是把作品看得重。她似乎对录制的剧目并不十分满意,总是觉得可以更好一些。为此采访也延续了多时,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深切体味到一位名家的孜孜以求。

有人说柳萍是“为秦腔而生”。柳萍并不掩饰她对秦腔至今所怀的热忱。她出生在一个宁夏贫困地区,受到了当地深厚文化的熏陶,血液里注入了秦腔的基因。这基因如此强大,以至于对秦腔痴迷了几十年的柳萍,在面对各种困境的时候,在面对各种进退走留机遇的时候,她能够始终坚守初心、没有改变,“还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坚持,成就了今天的我”。

作为宁夏秦腔艺术当家人的柳萍,带领着一批精兵强将,已经让秦腔艺术走出了时代的困境。而她现在最关心的还是青年秦腔人才的培养。在柳萍看来,随着其他文化消费业态带来的挑战,青年学习戏曲的兴趣、意愿都不如以前,人才队伍建设难以形成梯次衔接的良好态势,后续乏力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柳萍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思路,一方面,想办法吸引年轻人欣赏传统艺术,包括从2017年起在宁夏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健全培养体系,通过委托培养、跟班培养、邀请国内名家带徒培养等形式,每年有计划、分批次地为宁夏培养各类人才。

青年报记者 郦亮

 1   小时候,生活条件差,但文化活动非常丰富。从小耳濡目染,走上了戏曲艺术这条路。

生活周刊:现在业内评价您是“为秦腔而生”。你当时为什么要学戏,学秦腔,走艺术这条其实并不好走的道路?

柳萍:“为秦腔而生”实属过誉,但是对秦腔艺术我是非常热爱的。我从小喜欢文艺,在上学的时候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队,其实那个时候对秦腔这个剧种是没有太多概念的。真正了解,还是学习秦腔之后。至于这条道路好不好走,在那个年龄也不知道什么是苦,只是凭借着对文艺的一腔热情投身到了秦腔艺术这个行业,靠着一份执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直走到了现在。

生活周刊:你的家乡宁夏隆德过去是一个贫困地区,你在这样的环境下11岁离家发奋学戏,一定克服了其他地区的孩子难以想象的困难吧?

柳萍:我的家乡宁夏隆德县在过去是个靠天吃饭的地方,虽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它地处六盘山西麓,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工书擅画”之风历代承传,素有“书画之乡”的美誉。1991年和1999年,先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

我还小的时候,印象中生活条件是差了点,但文化活动非常丰富,父亲经常带我去看戏,雪下得很大也不觉得冷。从小耳濡目染,走上了戏曲艺术这条路。我和所有从事戏曲表演的人一样,经历了一些辛苦。刚入行的时候各种条件都不是很好,排练的场地冬冷夏热,每次下乡演出,住宿条件有限,一把麦草往地上一铺也就睡了。那时的群众非常喜欢我们的演出,虽然天气冷,但心里是暖的。为什么能坚持下来?还是因为对秦腔这门艺术热爱。后来的工作中,也常常面对着一些进退走留的机会,但是始终坚守初心、没有改变,还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坚持,成就了今天的我。

生活周刊:你凭着《打神告庙》这出戏,获得了宁夏首届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一等奖,并在几年后调入了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秦腔团。我们印象中秦腔多在陕西甘肃一带,你能结合这出戏谈谈宁夏秦腔和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

柳萍:宁夏秦腔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源出一脉,因地域文化差异和独特发展历程,它们之间确存在不同、各有特点。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道白和演唱风格上的差异。由于宁夏籍秦腔演员的增多,在原用陕西语音道白和演唱的秦腔中,无意中掺进了宁夏当地的口音和方言,尝试与宁夏老百姓熟悉的方言相结合,从而发展成为宁夏味儿的秦腔,比如《玉凤簪》这部戏, 板式唱腔均为秦腔,但剧中丑、末等一干角色念白、唱词却操的是地道的银川话。

其次,是在发展过程中与宁夏特色艺术形式的融合,比如“花儿”这种音乐元素,是宁夏人表达情感特有的样式,而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这部剧,就将秦腔与宁夏“花儿”两种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别有魅力的化学反应。

还有,就是宁夏秦腔对传统的突破。可能也是距离陕西、甘肃等秦腔传统势力范围较远的缘故,宁夏秦腔在内容的表达上更加广泛,在形式的运用上也更加大胆,比如《王贵与李香香》这部戏就是对革命叙事,红色叙事的民间基因、本土基因与西方古典元素的高度融合。

《打神告庙》是一折秦腔传统名剧,是《王魁负义》中最富表演性的一折戏,也可以算是整出戏中经典的一折,当然也就是演员最吃功夫的戏。这折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是独角戏,在偌大的舞台上再无配演,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唱念做打来推动戏曲冲突的不断向前发展。这段戏的唱腔应该说只是作为点缀用的,在剧中也起着交待故事情由和缓和剧情的作用,表演中大都是靠着大量饱含感情的道白和水袖技巧推动的。这就需要演员对故事背景、人物心理、剧情发展、表演技巧和秦腔本身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赢得观众认可。我是在1985年凭借此戏,获得全区中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1988年凭借此戏又荣获了西北五省“咸阳杯”秦腔电视大赛二等奖。

生活周刊:你获这个一等奖时才18岁,获得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实现宁夏“梅花奖”零的突破时才35岁,这都是让人十分羡慕的年纪。对年少成名过去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少年得志容易骄傲自满,会产生“伤仲永”的悲剧,一种认为这会激励今后的人生。你觉得自己是如何做到这第二种人生的?

柳萍:艺无止境,作为一个从事艺术职业的演员来讲,其实获奖永远都是昨天的事情。今天和明天,你永远都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去探索,这样才能让你自己在舞台上演得舒服,让观众在台下看得明白。

 2   我们只有尊重市场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求变才是出路,只有培养人才才有未来,只有拿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才会发展。

生活周刊:业内说你的艺术生涯有两个“自作主张”,一个是当初自作主张去学戏,一个是进入固原地区秦腔剧团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忙着结婚生子,而是去西安拜师求艺。很想知道秦腔在你心目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柳萍:“自作主张”这个事情,和我的个性有很大关系,学戏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一开始,我父亲就反复告诫我,这条路不好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我认准的事情就不会回头,做出了决定就不会后悔。

进入固原市秦腔剧团,对当时当地很多人来说,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容易满足现状。但我还是选择了到西安拜师学艺,因为我总感到秦腔不应该就只是这个样子。我运气一直好,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师,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终于发现了秦腔艺术更多的魅力,他们回答了我一直以来心中的疑问,也鼓励着我不断在秦腔艺术的道路上前进。

生活周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戏曲普遍式微,宁夏秦腔市场当时怎么样?你强调秦腔要发展,必须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您能举例说说,你是如何带领宁夏秦腔走出困境迎来春天的吗?

柳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夏秦腔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原因:一是院团数量较多,全区各市、县有大大小小的秦腔剧团,包括专业、民营院团非常多;二是市场规模较小;三是演出同质化严重,新创剧目很少,均以传统剧目演出为主,且观众对演出内容和质量要求不高,不同院团演出可替代性较强。

我是在2001年才开始在院团担任行政职务的,到我任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时,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全区只有宁夏秦腔剧院和银川、青铜峡、固原等几家实力较强的院团活跃在秦腔演艺市场上,且大家都更加注重原创作品的生产和演出形式的创新,群众对秦腔演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1年5月,遵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精神,宁夏秦腔剧团和银川市秦腔剧团实施了同城化转企改制,组建了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有限公司,由我担任总经理。当时秦腔院团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很大了,但是却面临更大的挑战。改制后首先面临人才流失、经费短缺、设备老化和士气低迷诸多问题,同时伴随着新的文化消费业态和年轻观众群体的崛起,让传统戏曲的发展更加艰难。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院团的几个领导一致认为,只有尊重市场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求变才是出路,只有培养人才才有未来,只有拿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才会发展。于是我们确立了“以人民为导向、以创作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市场为依托”的建团理念。第一个动作是抓演出质量,整排恢复传统剧目,提高剧目演出水平,让院团以质量赢得观众、赢得市场,演员以敬业获得尊严、得到实惠。第二是抓精品创作,在本地创作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我们面向全国邀请知名导演团队。帮助我们打造精品、锻炼队伍,在保持秦腔传统底色、服务剧目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融合运用新的艺术形式,拓展了秦腔艺术的视觉空间和审美内涵,赋予传统戏曲新生命,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第三是抓人才培养,利用各种机会把演员送出去学习交流,带着剧目走出演出交流,学习全国优秀院团的先进经验。通过不断努力,创排演出了以宁夏秦腔三部曲《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为代表的精品剧目,锻炼和培养了以李小雄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演员,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夏实际的秦腔发展之路,使宁夏秦腔一步一步走出了宁夏、走向了全国。

生活周刊:随着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你的行政职务也越来越高,宁夏的艺术事业需要你。你是如何在行政管理和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一个平衡的?有遇到过很无奈的时候吗?

柳萍: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还是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文化文艺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指导,受益于各级领导对文化文艺事业的关心和帮助。就我的成长历程来说,本身就是自治区重视发展文化文艺事业的具体体现。我本人是演员出身,深知戏曲艺术的每一个声腔、每一句念白、每一个身段、每一段开打,都是演员用心血历练凝聚而成。在戏里我会全身心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在戏外我也总是告诫自己要认清并扮演好自己的家庭、工作和社会角色。我所担任的行政管理职责,主要还是为全区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事情,与我从事的艺术专业并不矛盾。行政管理岗位,让我对抓好艺术创作有了更高的站位和更广泛的视野。而艺术工作经历,也让我在从事全区艺术创作管理工作上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宁夏是个小省区,各个艺术门类长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实力不对称、水平不均等的问题,要想实现艺术创作全面繁荣、整体突破,不切实际。为此,在负责全区艺术创作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梳理艺术门类,实施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加大对秦腔、话剧、舞剧等扶持力度,让其担起率先突围的重任。目前已呈现出异彩纷呈、好戏连台的局面,特别是宁夏秦腔三部曲《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在国家级平台频频亮相、摘得大奖,赢得了业内专家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为讲好宁夏故事、提升宁夏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生活周刊:现在宁夏秦腔的人才培养情况怎么样?青年愿意学戏吗?你觉得学习秦腔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师资队伍又如何?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创新的举措?

柳萍:这个问题,不仅是我区秦腔艺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当前全国戏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戏曲是“角儿的艺术”,其传承和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实际上,自2011年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以来,大批符合人事劳动政策的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或退休、或辞职,导致我区一些艺术门类的人才直接呈现“断崖式”流失。2011年我担任宁夏秦腔剧院经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局面。后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采取面向全国聘请、立足岗位锻炼、剧目创排带动、校企合作联动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对秦腔艺术热爱和奉献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缺乏的问题。近年来,宁夏秦腔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这些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优秀演员们。但是,随着其他文化消费业态带来的挑战,青年学习戏曲的兴趣、意愿都不如以前,人才队伍建设难以形成梯次衔接的良好态势,后续乏力的问题依然突出。

戏曲演员培养难度大、周期长。由于戏曲门类多、行当多,不仅需要通过4—6年的学校教育加强其戏曲基本技法功法的训练,还要通过师徒传承、以师带徒、口传心授,才能培养出一个好演员。做艺术工作天赋很重要,但是先天条件再好,后天也要坚持苦练基本功,坚定投身艺术事业的信心与决心,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戏曲演员最为重要的素质。从西北来讲,秦腔艺术的师资队伍实力雄厚。

抓好我区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区艺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针对当前戏曲观众以年龄较大群体居多的实际情况,我们想办法吸引年轻人欣赏传统艺术,从2017年起,我们在全区部署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振兴宁夏传统戏曲艺术。另一方面,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我区专业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培养体系,通过委托培养、跟班培养、邀请国内名家带徒培养等形式,每年有计划、分批次地为我区培养各类人才。还有就是通过提案、建议等法定程序,争取设立我区艺术人才培养基金。

 3   做艺术工作天赋很重要,但是先天条件再好,后天也要坚持苦练基本功,坚定投身艺术事业的信心与决心,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生活周刊:去年是扶贫攻坚的决胜之年,精准扶贫中有一点是文化扶贫。我们知道您的家乡已经摆脱了贫困。你对秦腔扶贫有什么新的思考吗?

柳萍:十八大以来,我区艺术战线的工作者们,能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着力实施了文艺惠民工程,重点抓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组织了“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度“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要求,每年安排“送戏下乡”演出不少于1600场次。二是组织了“戏曲进乡村”惠民文艺演出,自2017年起,为全区9个贫困县区的101个贫困乡镇,每年每个乡镇送戏6场。三是组织了“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演出活动,组建“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活动演出小分队,赴全区脱贫攻坚重点村、文明社区示范点、产业发展第一线开展巡回演出。以上工作均有力地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为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贡献了力量,为贫困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精神支撑。

在党的领导和全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奋斗下,宁夏如期如愿实现了脱贫,但是还要看到我区经济发展基础仍旧薄弱,产业结构依然不够牢固的实际情况,各项扶贫政策不会“急刹车”。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也提出了新要求,文化扶贫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路要走。艺术事业的繁荣,既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下一步秦腔扶贫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满足需求,创作演出的剧目要进一步提高质量、丰富形式、拓展内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二是启发心智,艺术的根本作用也在于此,要让群众认识到今天的美好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双手奋斗得来的,要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奋斗将来。三是提供动力,为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生活周刊:谈谈你接下来的计划,行政岗位和艺术创作都可以说。

柳萍:近些年,可以说是让宁夏文艺工作者们骄傲自豪的几年,是宁夏文艺事业长足发展、硕果累累的几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为我区文艺事业发展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底,我区又有6部作品成功入选“百年白戏工程”。这些成绩的取得,证明了我区文艺战线的同志们是坚强而富有战斗力的,是智慧而富有创造性的,是执着而富有进取心的。同时,也为我区的艺术创作立起了新标杆、树起了新样板。我们宁夏虽小,但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事业大有可为。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使命需要新担当,新要求倒逼新作为。处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上,如何守正不渝、创新不止,推出更多的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实施创作的主题,更是时代赋予的命题。今后的创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主动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标对表,着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更多有高度、有态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为推动宁夏艺术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中国戏剧大家系列访谈之十七  ·  

柳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柳萍11岁离家,考入当时的固原中等秦腔表演专科培训学校,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师从康济民、王巧云等优秀秦腔艺术家,专工小旦,兼工花旦和武旦。12岁开始登台表演,16岁成为固原地区秦腔剧团的专业演员,1991年调入银川市秦腔剧团,先后担纲主演了几十个剧目中的主要人物,演活了苏三、芸香、刘妃、穆桂英、潘金莲、林娘子等一批角色。

柳萍扮相俏美,嗓音清亮,表演细腻、可塑性强,代表剧目有《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庄妃与多尔衮》《窦娥冤》《杀狗劝妻》《打神告庙》《武松杀嫂》《月下来迟》等。曾获第十九届和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宁夏首届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一等奖、西北五省区秦腔优秀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二等奖等。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宁夏首批“塞上英才”、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

本系列访谈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合办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