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书店藏着大大的梦想
2021-01-31 生活

插画元素从店门口一直延伸到小小的书店中,琳琅满目的各色画作,让人目不暇接。 本文受访者供图

鲸鱼是所有哺乳动物中体形最大的,而虎头鲸则是鲸鱼中最大的一种。一个以鲸为名,并且把虎鲸女孩作为标志的书店,会有怎样的大排场呢?这家名叫“鲸字号”的书店在自忠路——一条新天地旁边有着悠久历史的小马路。站在十字路口,却看不到想象中的书店门面。对应的门牌号码边,是一扇开着的铁门。门内,一条窄而陡的白色楼梯。楼梯口,“鲸字号”的小店招并不引人注目。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小小空间,不妨碍做出大影响  

沿楼梯拾级而上,有去老房子看朋友的感觉。楼梯旁的墙上挂着一幅幅插画,艺术氛围瞬时浓烈了不少。二楼,还是没有商店的感觉,陈旧的木扶手,半截镂花玻璃的门,老式的门把手,一切都在诉说着年代感。

怀着到隔壁邻居家串门的感觉,推开那扇有点年头的门,入目的是一个占据了屋子正中间位置的货架,琳琅满目的小物件把货架撑得满满当当的。中间的货架和沿墙的货架之间,大概只有一人通过的窄道。架子上、墙上,到处是插画装饰画和与插画相关的书籍、文创、手办。

这个屋子的格局有点独特,正中间的是房间,围着房间一圈的是三面的阳台。主人很爱惜自己的老房子,听说“鲸字号”搬来不用动他房屋的格局很开心。而对于“鲸字号”来说,这样的房间格局恰好适合展览空间和店铺空间的布局。于是,晴天洒满阳光的阳台一面陈列着一些书籍,另两面被独辟蹊径地做成了展览区。

虽然是一家小小的书店,但书店创始人张晔更愿意把它当作一个平台。插画师们愿意到这个平台上来展现自己的才华,获得更多的作品展示和售卖渠道。记者采访时,展览区正在展出年轻的插画师桃崽子的作品。一个个表情生动的IP人物,一幅幅匠心独具的简笔漫画,参观者沿着阳台慢慢转过去,插画师横溢的才华不知不觉中从眼底摄入心灵。张晔说,这个空间也有过一些商业合作的邀约,但都被她拒绝了,她更愿意拿出这样的空间来展示个人插画师的作品,扩大他们的影响,向插画爱好者和大众介绍插画艺术。

“鲸字号”的宣传海报上有这样几个分类:“鲸字号书店&淘宝” “线上平台&插画课程” “出版&产品品牌”。在张晔心目中,这家小小的书店只是鲸字号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线上项目,这里更像她的企划部;对于读者,这里更是一个展示窗口;对于作者,这里则更像一个平台。

说书店小,不过几十平方米;但要说大,这里每年有十几场高水准的插画师个人才华的展示,延伸的线上平台,“鲸字号”有30万关注粉丝,在国内插画师中拥有知名度,和包括出版社、品牌方、商业空间等有合作连接。

做内刊报纸、合作出mook,小小书店里藏着创始人做大平台的梦想。

  小小商品,做好了自有大市场  

很惊讶非插画专业出身的张晔怎么一创业就瞄准了插画这个人家关注不到的行业。张晔说:“喜欢,所以就做了。”在这家小小的店里,似乎没有什么鸿篇巨制,一张印刷品的照片,一个陶土做的小馆子,又或者是一个小小的相框,一个设计精巧的袖珍小书本,都是这里热卖的货品。作为一家插画专业的书店,这里最多的,都是与插画相关的物品。而各色图片则是吸引很多专业学生的利器。

“鲸字号”开张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为插画师和插画爱好者开设的专业店铺,因此,当初第一家店即使只有二十来平方米,还开在弄堂深处,依然有插画爱好者按图索骥地寻来。随着与插画师合作越来越多,这里的货品也越来越具有独家特色,越来越丰富,“鲸字号”名声在外。但是,它依然是一家小店。小到可以被忽略的门脸,小到高峰时有些拥挤的空间,售卖着一张桌子可以放很多的小物件,只是,这些物件的设计和制作者都是高手。

店小,店的格局不小。这里的作品之所以引来很多专业学生打卡,是因为这些作品表现的都是最时尚、最流行的前沿元素。张晔对商品选择的眼光是,不能不顾人们的审美水准,太过超前,但也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她的要求是,超前半步,引领,但不脱节,从众,但不媚俗。如果你每个月都来这家小店,每一次都能看到不同的插画师的文创产品。而更多的外地读者,会常常关注一下“鲸字号”的微信公众号,看看有什么让自己眼睛一亮的展览正在进行。就这样,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商品,支撑起了“鲸字号”,也支撑起中国插画师们的梦想。

插画同好者,以“鲸字号”为名,共同拍摄了新年许愿照片。

  小小生意,孕育85后大规划  

如果不是到“鲸字号”采访,可能记者不会关注到还有一个插画爱好者的人群存在。张晔怎么就关注到了他们,并且玩得游刃有余?张晔说,在中国,没有一个行业是小的。哪怕只有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关注人群,也是一个很大的人群。只要喜欢,认真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坚持,总有回报。几年下来,“鲸字号”积累了大批忠实的粉丝。在阳台的书架上,有一本mook(杂志书),是“鲸字号”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出版的《defined》。这本杂志书的责任编辑,当年就是“鲸字号”的一个粉丝。因为是粉丝,因为有深刻的了解,所以,这本以插画为主题的mook就能最充分地表现“鲸字号”的理念,把这家书店想要告诉读者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出去。

张晔有个梦想,就是她的“鲸字号”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一个集产品、课程、出版于一体的大文化平台。其实,她的“野心”在2019年的时候就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萌芽了。那一年,“鲸字号”编辑印刷了一份“鲸字号”书店的内刊报纸。让人惊讶的是,这份报纸完全没有介绍“鲸字号”的插画商品,甚至没有介绍插画师的工作。编辑们以插画师的生活为背景,为我们展示了艺术家眼中的生活提案。这样一份没有任何功利的报纸,因为它的唯美,被“鲸字号”的粉丝追捧。所以,当“鲸字号”再出版杂志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了。

张晔的出版计划即将启动,说着出版梦想,她的眼睛亮了。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