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未置新衣,91岁上海老人卖房捐助两所希望小学
2021-01-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视频

36年没有买过新衣服,每天只给自己留10元钱的生活费,卖了在上海的房,却捐助了2所希望小学的建设。91岁的上海阿婆伍丽天今天回到了巨鹿路上的上海市希望工程办,看看老熟人,躲避一下喧嚣,也是找回“初心”。因为这里是最初帮她圆“希望工程梦”的地方。

 卖了上海的房捐建2所希望小学 

伍丽天没有想到,到91岁了,自己成为了“红人”。因为从昆山来上海看病的时候,在火车站迷了路,求助民警送她回家后,这个住在昆山的上海阿婆背后的感人故事才被更多人所知道——退休后,她卖了在上海市区的房子,独自搬到了昆山,却用这笔钱在边远山区捐助了2所希望小学。

伍丽天是个孤老,退休前是上海评弹团的一名教师,本来在上海市中心有一套住房。2015年,她将那套价值100多万的房子卖掉,在昆山花了65万买了一套小房子搬了进去。换房多出来的50万元,她全数捐助到了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江西省都昌县捐助了一所希望小学。

如今,这所以伍丽天的侄女伍鸣命名的希望小学里,阴暗简陋的土坯教学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三层青砖教学楼,宽敞的水泥地体育场,有乒乓球台、篮球场等各类体育设施。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能沐浴到暖洋洋的阳光。

这已经不是伍丽天捐助的第一所学校了。在这之前的2013年,她就拿出当时几乎全部的积蓄,捐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黄泥小学,在那里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当时,伍丽天刚刚被诊断出得了肺癌,上海三家大医院都建议她做化疗手术,但她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我都活到这个岁数了,有这些钱,不如多资助些孩子读书。”她说。

伍丽天

 16岁立下“予人勿念,受人勿忘”自律准则 

伍丽天是孤老,父亲去世的早,母亲是小学教员,要拉扯4个兄弟姐妹长大,全靠亲友们的帮助支撑下去。“尤其是我妈妈的妹妹,把我们当成亲生儿女看待,抚养我们长大。”伍丽天说,正是因为自己在别人的帮助下活下来的,所以从小她就觉得帮人是天经地义。

“予人勿念,受人勿忘。灵魂要美,心要善”这是伍丽天16岁写给自己的“自律准则”,这一辈子,她也都是这么做的。

当过兵,干过各种行当,进了文艺院团,伍丽天一生波折不断。“也算是九死一生,既然老天爷让我活,就不能白活,那我就要学雷锋。活一天就要做一天好事。”伍丽天说,好事不分大小,量力而行随手帮别人一个忙,也是做好事。

父亲在她出生时,就给她立了张存折,每月存一点工资进去,“说是要送我以后出去留学。”她自己没能留学,但将侄女培养得很优秀,会德日英三国语言,在日本京都大学留学读书,可惜在1995年日本大地震中不幸去世。

伍丽天把沉痛化成了新的信念——让更多孩子能好好念书,成为人才。她曾自己去贵州山区寻找需要资助的学校,为缺水的山区学校凿过井。也看到过山区学校的破旧——教室没有窗户、没有门,只有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师在那里教孩子们。这让她更是下定了决心:“我就想把钱花在这上面,我要给他们造教室,让更多老师来教孩子。”

 每天只留10元生活费、36年未买过新衣 

蓝色羽绒服外套着薄薄的风衣外套,磨白的牛仔裤,白跑鞋,戴着顶旧绒线帽,看到伍丽天老人时,她就是这么一身朴素的装扮。“我已经36年没有花钱买过新衣服了,只买过一双袜子。”她有些骄傲地向记者“炫耀”。

作为离休干部,伍丽天每月的退休工资有1万多元,但她留给自己的生活费只有每天10元钱。“一个月就留300块,其他都攒起来,要给希望小学的孩子攒奖学金。”

对自己节俭到“抠门”已经是她的习惯了。日常吃得最多得是菜泡饭,半两稀饭,一客青菜,或是一两个馒头就够。家里的家具都是捡回来的,“能用就行”。

91岁的老人,出行还是靠公共交通,从来没有自己叫过出租车。伍丽天身体并不好,经常要从昆山回上海看病,辗转两部公交车到地铁站,再坐地铁来上海,看个病就要花一天时间。

有时候也会嘴馋。有一次在一家早点店,看到个小男孩买了张饼,啃得很香,老人有点心动。一问,要5元钱。“太贵了。”她咽咽口水,还是没舍得买。

2016年9月,伍丽天援建的都昌县苏山乡伍鸣希望小学的新教学楼落成,她赶去看望孩子们。舍不得坐动车,当时已经86岁的她,买的是最便宜的普快列车硬座票,花了3天时间才到学校。但就是那一次,伍丽天又与学校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为孩子们设立奖学金,每年资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孩子。

“这辈子最大的开销都用在希望工程了,我也甘愿,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给孩子们攒钱。”老人笑着说。

伍奶奶捐建的希望小学前后对比

 “只要清水半碗,送你一个春天” 

“身体虽然不好,但我靠的是精神。”伍丽天说。前几年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伍丽天每学期都会坚持去一趟捐建学校看看。去一次,就能收到厚厚一摞孩子们给她写的亲笔信。“看到孩子们的信,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也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她还记得有一次自己离开的时候,都走到校门口了,有个孩子追了过来,偷偷塞了一封信给她。信件很简陋——信封是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一张纸叠成的,里面的信也是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上面端端正正、一笔一划地写着“谢谢伍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还画了红彤彤的小爱心,用蜡笔涂了五颜六色的装饰。“很稚嫩,却能看到孩子们的用心。”伍丽天特别感动,这封信也被她用心珍藏了起来。

她在2016年被聘为都昌县苏山乡伍鸣希望小学的名誉校长。被确诊癌症后,没法再去学校看望孩子们,大家为她录了视频:“祝伍校长早日康复,我们在伍鸣希望小学等您!”

她曾经在贵州联系过一个叫“壹个村小”的帮扶贫困儿童志愿组织,并通过他们为当地的缺水山区学校送水井。一位叫松琼的志愿者姑娘看到年龄这么大的伍丽天从上海赶到当地山区四处奔波,非常感动,至今还会不时地给伍丽天打电话问候。

伍丽天在昆山的家里没有电视机,闲暇时她喜欢自学画画。她会画树枝新发的嫩芽,写上“知道她枯枝变老朽,却见她春来又发芽”;会画冬天里窈窕盛放的水仙,配上“只要清水半碗,送你一个春天”;也会描绘不和百花争艳的桂花:“虽无国色供人赏,自有天香迷人处”……这些画作中传达的乐观坚强,也被她传递给了希望小学的孩子们。

在伍丽天昆山住所的门上,贴着这样一句话:“付出就是最大的收获”。今天,在上海面对记者时,她说的最多的也是“我并没有做什么”。

“比我做得多的人太多了,像疫情期间的钟南山院士,我能和他比吗?”伍丽天说。她还想去山区义务支教,但岁数已经不允许了,那就做些力所能及的。“捐助孩子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直到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