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一首特殊的贺岁歌曲,倡议“就地过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上海的年味、上海的经典,一起留在上海品尝上海年,发个朋友圈拼出团团圆圆,新年新气象我们为你点赞……”近日,一曲朗朗上口,喜气洋洋的《留在上海过大年》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推送,极高的传唱度,让它立刻成为了爆款。这首原创歌曲的作曲者及演唱者,正是来自闵行区音乐家协会80后会员那仁朝格。
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这是我们第一次没有回老家过年。” 《留在上海过大年》的词作者之一的刘晓花是那仁朝格的爱人,“虽说从感情上会有不舍,因为毕竟一年就回去一次。但是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作为音乐人,我们希望可以担负起社会责任。所以,在闵行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刘庆江老师的策划和鼓励下,我们用歌曲倡议大家‘留在上海,就地过年’,创作了这首歌曲。”
那仁朝格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青年吉他演奏家和流行童声民谣吉他弹唱主编、闵行区音乐家协会会员。2012年,他开始在闵行创业,他创办的文化艺术交流策划有限公司,就位于莘庄镇。“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为这个城市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成了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建设者。作为‘新闵行人’,我们也响应国家号召,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那仁朝格说道,“将心都留在上海,融入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同时,也希望这首歌能给留在上海过年的新老上海人增添一丝春节的喜庆与快乐,将幸福、思念、爱、感恩、希望、祝福,所有的美好都大声唱出来。”
游子心声,与你共唱
据悉,《留在上海过大年》这首歌曲从创意策划到最终成曲演唱并在公众平台推送,前后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当前形势下,倡导‘就地过年’已是一种现实和紧迫需要,因此我们一定要尽快创作出来,才能达到传播的社会效果。”那仁朝格补充道,“这个想法得到了周围很多好朋友的支持,大家感同身受,我的好朋友主持人任升也参与到作词工作中来。词曲的第一段,是写给父母的,其中提到了上海的两个经典美食:八宝饭和烤麸,尤其是八宝饭寓意吉祥平安,好似一只聚宝盆,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全家能够财源滚滚。将无尽的心意和诚挚的祝福,在一菜一碟里传递,更是大家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
这首原创歌曲不仅歌词平易近人,旋律更是大气温暖,配以那仁朝格激情喜庆的嗓音,更表达出“一起留在上海,品尝上海年”的游子心声。歌曲一推出,就在这对年轻夫妇的朋友圈里传唱开来, 描绘出的一派活色生香的上海画卷,让所有的人都产生了情感共鸣,一起感受上海的春节气息。
天籁童声,助力防控
与此同时,这首歌曲还面向上海,招募了十多个小朋友来演唱,来自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五年级的王婉卿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已经出过20多首单曲专辑的小姑娘,也想用自己清澈的歌声,响应就地过年号召。
“每年春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回辽宁过年,我很喜欢北方的雪。当爸爸妈妈和我说,今年不回去的时候,我虽然有点失落,但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是非常理解的。后来,得知有可以唱这首歌的机会,我很高兴,觉得也算是为疫情防控做一份贡献。” 王婉卿说道。王婉卿妈妈表示,平时,他们就有每周给长辈打电话的习惯,所以,到过年的时候,王婉卿也将通过电话视频的方式,将这首歌曲唱给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以特殊的方式拜年。
后来记者了解道,王婉卿妈妈之前在医院工作,王婉卿深知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与伟大,所以,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还在刘晓花的指导下,创作演唱了《生命的颜色》,向抗疫英雄致敬。
据悉,童声演唱的录制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目前已经进入了后期尾声工作。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特质不同,所以录制的都是独唱版本。闵行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刘庆江从事合唱教育工作多年,上海最大男童合唱团:闵行男童合唱团正是由他一手组建的,由他谱写的合唱版本的谱子也已经完成,今后,也将找合适的机会进行录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