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聚英才|让科技人才在时代机遇中蓄力
2021-01-30 青年

通过捕捉大脑神经元的“摩尔斯密码”,不需要用手就能控制机械外骨骼,而在未来也许通过一个高科技的脑机接口,就能将信息在大脑里上传下载;首次在国际上揭示衰老的分子机制,发掘重要的药物靶点,为人类攻克老年认知障碍症等疾病提供基础……这些看似很科幻的事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会成真。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为青年人才铺好路、架好桥,尤其让科技人才在时代机遇中蓄力是上海相关部门一直在探索的事。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赵郑拓  /

未来不用背书了?

脑机接口“上传下载”或将成为现实

1991年出生的赵郑拓是陕西人,年纪轻轻已经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员、博导。做实验时穿着白色实验服的他看上去还像一名尚在校园的大学生,但事实上他已经在脑机接口领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去年10月底回国的他到上海刚满3个月。一到中科院,他就投入了紧张的研究工作。当时摆在赵郑拓面前的选择很多,在国外时他认识了上海神经所的一位同行前辈,两人一见如故。在对方的引荐下,他来到了上海,发现这里的科研氛围非常好,不亚于国外很多城市。“此外,在上海生活很便利,用手机就能一键解决很多生活琐事。而且上海有关部门对科技人才的支持让我感触很深。”

事实上,这位今年三十而立的青年科技人才刚到上海没多久就参与了科技重大专项工作,他还获得了市科委颁发的求索杰出青年称号。“有关部门全力支持我目前的科研工作,让我能安心做事。”这一切让赵郑拓没了后顾之忧。

赵郑拓现在研究的领域听起来有些“科幻”。他需要做的是摸索大脑里的神经元有规律放电的轨迹,把大脑信号提取出来,试图进行“翻译”。一旦破译成功,就能做很多应用,比如通过释放相同信号对义肢进行控制。“目前,我们对研究的神经元没有区别对待。但其实大脑里有许许多多神经元,未来我们希望根据它们产生活动的频率、幅值,以及形态特征上的不同区分种类,进行更精细的解读。”

这项前沿的技术是赵郑拓读博期间在导师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即便放到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技术。也因此,一到上海,他就作为高端人才被多方青睐。

“那么,未来可以将各种信息通过脑机接口在大脑里上传下载吗?”“将来是不是可以不用背书了,全靠一键复制?”面对记者抛出的一系列问题。赵郑拓的回答是,“有可能!”但他表示,这需要漫长的努力,因为目前还无法知晓思维在大脑中存在的形式。

许代超  /

揭示了衰老的分子机制

为人类老年认知障碍症提供基础

出生于1989年的许代超比赵郑拓大了2岁,目前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老家在安徽。2019年11月,他选择从美国回国来到上海,从事科研工作。

别看许代超才30岁出头,但他的科研成绩却相当好看。身为研究员的他首次在国际上揭示了衰老的分子机制,发掘了重要的药物靶点,为人类攻克老年认知障碍症等疾病提供了基础。

许代超毫不讳言,来上海的最大的原因是导师。但这个选择显然是对的。让许代超感到惊喜的是,自己刚回国一两个月,就获得了启明星计划的支持,之后他又陆续申请获得了上海一些科研经费。“此外,上海各个专业领域的科研院所非常多,还布局了许多高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生物企业,这些都提高了上海吸纳科技人才的整体竞争力。”

“上海对于基础科研的支持令人刮目相看。比如我回国的时候,发现上海推出了超级博士后计划。博士后来沪后的收入能达到教授的薪资水平,这对于科研人才很有吸引力,有助于提升上海科研人才储备。”许代超说。

在聊到许代超的研究方向时,这位科学家开始滔滔不绝起来。“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过程。但我们要研究的是让一个人健康地衰老。避免产生过多健康风险,导致生活品质严重下降。

随着岁数渐长,人体各项机能都会下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神经系统的衰老,一旦发生人会更容易患上神经退行性疾病。所以要找到一个靶点,找到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干预。”

在采访过程中,和赵郑拓一样,许代超也对上海的科研氛围赞不绝口。“比如我的导师就擅长整合不同专业的人才的技能,大家各个击破,分别试图解决研究难题。比如我是从衰老这条路出发开展研究,还有的研究员从神经突树的角度研究。这样通力合作,就能加速度发现药物靶点。”

■打造“人才梦之队”

上海推出多项举措海聚英才

闯上海,创未来。无数青年智士用实力、智力在上海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拼搏奋斗。可以说为了海聚英才,上海各部门通力合作,推出了组合拳。

如由市科技工作党委、团市委、中科院上海分院、市青联指导,由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主办的“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于去年12月刚启动就引起了高度关注。该计划旨在探索更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和选拔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评选将分别从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战略方向,每年选拔35名获奖者和15名提名者。

2020年12月24日,在沪举办的2020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更是唱响了“海聚英才”的强音。从推介上海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到发布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目录,再到科学家峰会演讲分享、为创业大赛英才搭建平台,在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市海聚英才发展促进会主办下,2020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搭建英才发展平台,扩大人才服务半径。自2013年起,上海连续七年举办的“中国海归创业大会暨上海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大会”通过资金与项目对接,整合科技资源配置、课题论证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服务等,为海归经验传承、聚集创新人才提供舞台。去年,“海创大会”更升级为“海聚英才创业大赛”和“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进一步强化“以赛引才”“以会聚才”。

此外,2020年,《进一步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创业的实施办法》《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关于做好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来沪工作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上海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及临港配套出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信息发布,更向能人志士发出“闯上海,创未来”的邀请函,为持续创新发展,激活城市活力,导入人才智力支撑,打造上海“人才梦之队”。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