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万物生如河流——《有生》创作谈
2021-03-21 生活

胡学文

七八年前,我在本上写下“虽然我躺在黄土之中,但我的耳朵依然好使”。这是我的写作习惯,即使中篇小说,构思酝酿再久,第一个句子想好才敢动笔。所谓的酝酿其实是寻找叙述的感觉,关涉小说的基调。那个句子必须是带钩的,有引力,能牵出千言万语。

彼时,我打算写一部百年家族式的小说,还没构思好,但躺在黄土中的叙述者让我兴奋和着迷。我开始想这个人是石匠。乡村各个行业都有艺人,木匠、铁匠、石匠、毡匠、画匠、锔匠、瓦匠、皮匠……很多。技艺在身,这些人绝对是聪慧的,而游历的工作方式使他们见多识广,能生发出更多的人事。关于匠人,文学中多有描述,因为读过,便少了冲撞式的兴奋。我还想过媒婆,也是出彩的角色,但在中国人的传统印象中,媒婆的形象偏向负面。直到有一天,我想到接生婆,顿觉醍醐灌顶。接生婆也依靠技艺,但显然更重要,关及生活与生命。

我生活的村庄就有接生婆,我们叫她太太,我们兄妹三人均是她接生的。每次见她夹着包袱急匆匆走过,我就知道有人要分娩了。城市条件好,生小孩可以到医院,过去的乡村主要靠接生婆。我的父辈,祖父辈,再往前推,均是由接生婆接生。当确定了叙述者的身份,有关接生的所有记忆便浮现出来。儿时我见过姨姨生产,没有靠前,在柜边立着。没人注意到我,我记得是带弟弟去玩。后来下乡,我采访了曾经的接生婆们,也采访过妇产科的大夫,比如关于横生关于死胎的处理等等。我的目的当然不是写接生婆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必须的。

在确定了把百年历史与现实融在一起的伞状结构后,我着重寻找的是两部分内在的关联和契合。我想到生和活。窃以为,这是不同的,生是开端,活是过程。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数量,有数次大的起伏,呈波浪形,参照葛剑雄先生的《中国人口史》,唐朝高峰人口有8000万,安史之乱减少了60%~70%,明代高峰人口2亿,明清交替损失8000万,相当于一个唐朝的人口被抹掉。这是极其惨烈的。战乱、饥荒、瘟疫与人类如影随形。但令人欣喜惊叹的是生的能力,或也可以讲,是用生来对抗死亡。生是艰难的,基本相似;活就更难了,过程各不相同。历史就是一部书,个体是其中的章节或细节。如果只是写史及人,我觉得仍不够丰富,容量不够大,有意延扩。天地之间,万物生灵。曾看到过纪录片,有一种动物面对死亡的威胁,不是逃跑而是交配。被石块压着的草往往长得更盛。如此种种,都是生的能力。当然,我不能写成百科全书,只涉及部分,乌鸦、喜鹊、蝴蝶、蚂蚁,还有花草树木。起先小说的题目想用《万物生》,后改为《有生》,语出《天演论》“此万物莫不然,而以有生为尤著”。如果万物生是一条河流,那么有生则更凸显河流奔腾的力量和气势。

个人认为,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生命之初的见证,接生婆最为合适。写的是百年,但我没有聚焦历史之宏阔,作为接生婆,很难承担这样沉重的任务,但她生活在历史中,必然受到历史的影响,或者说,见证历史事件。我采取了一种曲线式的、窥斑见豹的方法,以此拨划历史的琴弦,也许不够响亮,但有曲调,未必没有回响。在祖奶之外,我另写了五个人物。起先想写六个,觉得枝蔓多,改成五个。写祖奶侧重生,如花、喜鹊、毛根、罗包、北风五个人侧重写活的过程。他们都是祖奶接生的,每个人陷在各自的烦扰和苦恼中,都面临如何走出泥泞的困境。他们面对的也几乎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即如何活。关于结构,我在后记中说是伞状,就生和活而言,也许树状更贴切些。

前期有一些资料的查阅和人物采访,越细小的往往越需要落实,比如鸦片的栽培和熬制,然后动笔写人物传记。小说的妙处就在实与虚之间。所谓的风格就是语言和叙述及虚实分寸的把握。地名,比如张家口、张北城、崇礼、太子城等,都是实有的,但宋庄是我想象的村庄,垴包山、蝴蝶河是从他处移到宋庄的,这就是写作的乐趣,让世界从朦胧变得清晰。七八年前的那句话,在开始写作时变成了这样:我已是半死之人,但我的耳朵依然好使……

(长篇小说《有生》,胡学文著,2021年1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有生》是作家胡学文潜心八年完成的家族史诗似的长篇小说,它首发于《钟山》长篇小说2020年A卷,出版两个月来,不仅已经再版,迅速在多项重要文学评选中脱颖而出,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20年度小说排行榜榜首、2020年长篇小说年度金榜、《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度文学排行榜榜首、《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 2020年五佳长篇。胡学文:中国作协会员,河北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私人档案》等四部,中篇小说集《麦子的盖头》《命案高悬》等十三部。中篇小说《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血梅花》获第十四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小说《奔跑的月光》被改编为陈建斌主演的电影《一个勺子》,在第51届台湾金马奖颁奖礼上获得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的奖项。)

胡学文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