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烈士墓前的这封信,来自他“跨越二十年的战友”
2021-04-0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81192,请返航回家!”这段重复呼叫的代号,总让人在每年的4月1日情不自禁地想起与缅怀。这是“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当年驾驶的战机编号。

上周末,上海交通大学退伍学子章原的手写信被郑重摆放在逝世二十年的王伟烈士墓前。信中写道:“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脊梁,过去未曾缺过,现在不缺,未来也绝不会缺!”

记者了解到,这封手写信已经被杭州安贤园收藏,现在信的复印件继续放置于烈士墓前,供瞻仰者阅览,与祭扫者共勉。

章原坦言,当发现“全网”都在寻找他时,一开始他并不敢承认,最终鼓起勇气接受采访是因为真的想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为保卫人民而牺牲的英雄。

 榜样的力量总在无声处涌动 

2001年4月1日8时55分,美国海军的EP-3型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王伟驾驶的歼-8II战斗机发生碰撞,歼-8II战斗机坠毁。在撞机事件中,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确认牺牲。自此,每年的4月1日,“81192,请返航回家!”总会在记忆里回响。

上周末的杭州安贤园,有工作人员拍下了一个年轻的背影:他身穿一身洁白笔挺的海军军装,挺直身板,在“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墓前,敬了一个标准军礼,他还留下了上述这样一封感人至深的手写书信。

“您好,马上就到您离开二十年的日子了,我来看看您。”这是一封“跨越二十年战友一封信”的开篇。

在信中,这位战友谈到自己学习的状况,入伍的初衷,也谈到了对王伟的敬佩、学习、缅怀之情。同时,坚定表达了吾辈自强,将接续传承这份与国同行的精神。

“如果您能看到我军现在的装备,一定会非常开心吧?二十年前我们忍气吞声,释放了美军机组人员,但今后绝不会再有侵犯我国国土,伤害我军军人的敌人活着离开我们的领土、领空、领海。二十年前,您是脊梁骨的代表之一;现在,该我们从您手中接过接力棒。无论敌人有多么无耻,多么奸诈,多么凶残,我们决不后退,决不投降,决不妥协!”这铿锵有力的信念,让很多人感动。

 他是一名交大退伍95后 

这封信被拍下放到了微博上,通过信纸上“上海交通大学”的字样,以及信中的一些内容,这名“跨越二十年战友”的身份浮出了水面。被“全网”寻找的这名战友,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章原。

这名1999年出生的小伙,于2018年9月入伍,服役于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因任务需要于2020年12月延迟退伍。“我有幸在王伟起飞的跑道站岗,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来看望他,而且要郑重一些。”

章原说,自从知道他服役的单位曾经保障过王伟烈士所在单位的飞行,他就一直想来看看这位军旅生活的领路人。今年,恰逢那场中美撞机时间二十周年,就特别想让烈士看看现在我军的发展势头、现在我国年轻人的精气神儿。

章原说,自己的父亲年轻时曾在武警部队服役8年,从小就喜欢缠着父亲讲述部队故事、要他教自己唱军歌。从小到大,章原看了不下5遍《士兵突击》,在高中时接触的《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爱国主义动画,也都深深印刻在他的心里。上了大学,更加深入了解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国与我国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外交事件,“携笔从戎”在他进入大学后成为一种必然。

 部队生活让他理解“团结合作” 

对于在部队的收获,章原说,首先是“不再焦虑、不再迷茫”。他感到,现在身边、网上非常多大学生深感焦虑与迷茫,正如入伍前的自己。

“但是到了部队,我看到了不到17岁就应征入伍、当了16年兵的班长,看到了不满30岁的连长、指导员,甚至还有跟我一样大的副连长。一想到我们在念书的时候,他们或已经扛着枪为祖国站岗,或已经成为管理着全连上百号人的指挥员,我就不再迷茫和焦虑了。我觉得,同学们应该多看看社会上的同龄人在干什么,不应该仅仅把眼光局限在身边。这会给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与此同时,章原感到,自己在“职业平等、团结合作”的认知方面大大提升。“我服役于一个保障单位,没有看过大海、上过军舰,每天看着飞机从眼前飞过、警戒跑道与停机坪,却不能摸飞机一下。曾经我认为军舰与大海才是海军的浪漫,但部队生活让我认识到,每个工作岗位都对部队的运行至关重要。炊事班做饭、步枪手站岗、我们保障飞行单位巡航,缺了谁都没有办法正常运行。每一个人的工作或许很微小,但大家合作就能就能完成让人叹为观止的任务,这就是螺丝钉精神。”

章原一直被“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的口号所熏陶,他经常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校友黄旭华、钱学森等才是真正的“把个人前途与囯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将近两年半的部队生活,让章原体会到,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就是树立远大理想,与国同行。

== 对话 ==

爱国绝不是羞耻的事

记者:你是怎么想到要在这个时间去给王伟烈士祭扫的,是自己专程过去的吗?

章原:我是专程过去的。上周六晚上到的杭州,打车去住了一家离安贤陵园比较近的宾馆,第二天七点半打车去安贤陵园祭奠王伟烈士,中午两点多回上海。王伟烈士是我军旅生活的领路人、是我跨越时空的战友,所以我为他扫墓的意愿非常强烈。

记者:你当时想过自己的敬礼背影会被人拍下,并成为一波“正能量”吗?

章原:没想到会被其他人拍到。我本来就只是想来看望敬佩的英雄,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一开始看到很多人关注,我都不敢承认,但是我想到这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为保卫人民而牺牲的英雄,才同意接受采访。同时,我也呼吁,爱国绝不应该是羞耻、见不得光的事。如果你爱国,请勇敢地表达出来。

我想再强调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过分关注我,我接受采访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英雄的事迹,而不是出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