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当歌,科技青年如何站上“创新”热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上,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诚然,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我国的经济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驱动力。浦东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试验田、桥头堡,这里的科技青年更需始终站在潮头探路,肩负“自主创新”使命,为上海参与高层次全球竞争谱写新的青春华章。他们的成长既需要外力,也需要内因。
【探索】
科技青年需要怎样的外力加持?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犹在耳边。这让浦东科技产业青年联盟秘书长、上海卡贝尼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近翁备感振奋。陶近翁2017年从美国硅谷回国,带着技术参与到父亲开办的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他们的公司为中芯、上海微电子等走在芯片、光刻机前沿的自主研发企业提供了关键性的陶瓷零部件。
“浦东科技创业集群度最高,领先的生产型企业都在这里。”为此,陶近翁参加了浦东团区委与科经委联合举办的青年英才营“创新制造”主题班。在这个主题班上,汇聚了来自科技产业领域的浦东青年才俊,大家除了学习,更多的是探讨产业链合作。之后,陶近翁与同班的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许竞翔教授擦出了“创新火花”,应用海洋大学科研团队的研究,可以让陶近翁的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0%。借助这个平台,青年英才营的许多学员达成了产学研合作,浦东科技产业青年联盟就此宣告成立。
“上海,是我回国后的首选城市;浦东,是聚集我们校友最多的区域。”剑桥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某外资银行风险分析部总监杨立功与浦东国际人才港深度互动。杨立功介绍,剑桥大学上海校友会现在已壮大到800-1000人,覆盖了整个长三角地区。这些人中有一半左右在金融行业工作,身在浦东;四分之一左右在创业,身在张江。
据悉,浦东团区委与区人才办共同开展“菁英聚浦东”名校入港计划,为浦东国际人才港与各校友会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开展“一校一策”定制化服务,重点围绕人才政策的宣介,为这些海外留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
除了科技集群效应、上下游产业生态集中的优势,浦东也在针对青年科技人才打造覆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为他们引资源、搭舞台,提供持续性的政策支持和优化机制。
【支招】
科技青年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沃土?
1.产业赋能亟待政策“呵护”
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一站式芯片平台,五年来摩尔精英服务了中国半数以上的芯片公司,促成百款芯片成功上市。摩尔精英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竞扬深有体会的是中国芯起步难、规模小、压力大的困境。
他说,“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更迫在眉睫。结合自身芯片领域经验,他建议浦东在研发、IP、流片、设计软件、财税、投资等方面应给予中小创芯片企业更多政策支持,可以借鉴合肥等地集成电路产业集聚的城市,吸引更多外企精英和海外华人创业落户,形成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芯片产业集群。他还希望政府加强引导基金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落户,为优秀企业与上交所科创板等管理部门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
2.健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体系
摩尔精英张竞扬认为,需要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吸引国内外集成电路中高端领域的人才集聚浦东;支持区内优秀企业与复旦等高校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创新学院,建立全流程工程实践项目人才培养体系,联合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具备实操能力的基础性人才。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许多上海的科技企业都把人才孵化和储备视为决胜之战的重中之重。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陈运文认为,当前真正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强化学习、RPA等技术的人才在国内极其稀缺,他建议可以通过更好的人才引进政策来引导和吸引国内外高端人工智能人才落沪。整合政策资源,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同时也要聚焦住房、户口、子女就学等人才普遍关心的生活保障制度。
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伟也认为,落户和高房价越来越阻碍新鲜血液的流入,逼迫企业将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向其他城市外移,并为了争取当地政策而新设机构,将业务和收入拆分出去。他提议,可以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关键岗位的人才落户及人才公寓提供更多的支持,提升本土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3.为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创造机遇
达而观的陈运文补充道,达观数据等人工智能企业拥有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文本智能处理、RPA、知识管理的产品和技术,能够有效赋能金融、文创、物流和智能制造等行业,提升运营和创新效率。他建议政府可以加快推进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牵线搭桥,加速推动浦东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富友支付的吴伟则希望:“政府可以创造更多的训练营或学习契机,让科技企业学习浦东新区对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浦东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路线,帮助我们将国家的发展大局、地方的政策规划与企业自身的成长结合起来。”
4.加大专项资金和发展基金,为潜力企业护航
同时,吴伟还建议可以成立金融科技或“一带一路”产业基金,对探索金融科技发展、科技产品出海的企业给予支持,或者在财税政策、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补贴。
已成长为AI芯片 “独角兽”企业的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韬认为,需要通过政策扶持来形成产业生态。设立针对人工智能、芯片等关键产业的专项资金、发展基金,鼓励扶持国产生态建设。就寒武纪自身而言,在下一步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过程中,他们希望与政府保持积极互动,对标国际一流技术,同时参与新基建的各类智能化场景,深度布局自有知识产权AI硬件生态,持续做大做强,打造全球产业舞台上的一支支柱型本土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