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能力从娃娃培养!“砖块飞落”中幼儿园演练地震逃生
2021-05-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今天上午,黄浦区奥林幼儿园总部内,大班和中班的小朋友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地震”来了!在老师的指挥下,小朋友们先是护住头部迅速躲到桌子下,待“地震警报”解除后,又立即从教室紧急撤离,撤离过程中,楼道、窗口还不时飞落“砖块”……今天是“防灾减灾日”,奥林幼儿园用这样一场情景逼真的疏散演练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存力课程,从小培养他们的应急能力。

 三分钟内10个班级安全撤离到操场 

上午9点55分,大(三)班的轩轩正和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传来。这是“地震警报”!老师立即大声告诉孩子们:“地震来了,不要慌。”接着,老师指挥着轩轩和其他小朋友用双手或垫子、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躲到桌子下或蹲在教室墙角处,“不要喊叫,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约1分钟后,“地震警报”信号解除。“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老师指挥着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有序撤离,并提醒孩子们用身边能拿到的软物体护住头,轩轩拿了个纸盒顶在头上。

走到楼梯时,不时有“砖块”落下,轩轩和同学们边躲避砖块边飞快向操场跑。到了操场上,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蹲在指定的空旷区域,继续护着头,而操场边的教学楼上,仍接二连三有“砖块”坠落。

短短三分钟内,大班、中班共10个班级的小朋友就全撤离到了操场上,班主任清点人数并上报给园长。一个小朋友在撤离过程中不慎擦破手臂“受伤”,立即被保健老师用担架抬到旁边,进行包扎救治。

整个演练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但能听到“地震”的背景声,还能看到不断飞落的“砖头”“瓦片”,场景非常真实。

“地震来时,要走楼梯,不能坐电梯,要不然停电了就会被困在电梯里。”演练过程中,轩轩一直很镇定,没有出现紧张、惶恐的情绪,“不要怕,护着头、扶着楼梯赶紧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安全了。”他说。

 不追求演练完美,重在提升防护意识和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奥林幼儿园这次地震疏散演练是完全在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小朋友们之前并不知道当天会有演练,完全是在正常活动的状态下紧急进行疏散撤离。为了增加场景真实感,幼儿园还专门设置了地震背景声和飞落的“砖块”。

“我们不追求演练完美,而是想通过尽可能真实的‘实战’发现问题,然后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升孩子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奥林幼儿园园长张颖介绍说,幼儿园每个学期都有相关的应急演练,除了防震减灾演练,还有消防逃生演练、安全教育等等。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地震疏散演练在情景性和技能性方面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演练方案也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进。”张颖说,以往为了演练更流畅,会提前跟小朋友“通气”,结果就出现了孩子们接连问“什么时候演练”的情况,“所以这次我们没有提前跟孩子们说,完全是在他们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疏散撤离。”此外,以往演练时,老师只是提醒孩子们用手护住头部,而这次则是让他们寻找随手可以拿到的软物体来护头。记者现场看到,演练中,每个班级的孩子用来护头的物品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书包、有的是垫子、有的是书本、有的是纸盒。

在张颖看来,保护孩子不是给他们营造一座温室,而是应该教会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在分部的小班和中班孩子今天下午也会进行演练,虽然小班的孩子对于演练还比较懵懂,但我们希望经过三年的不断学习,让这些技能印在他们的脑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唤醒这些技能,从而进行自我保护,也让他们懂得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