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沐“曙光”!这个展呈现红色上海的百年历史
2021-05-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由上海市文联、市委党史研究室、杨浦区委、杨浦区政府共同主办的“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于2021年5月13日至6月1日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举办。今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先期前往探访,正巧遇到9位青年艺术家在为他们的历史水墨巨制《求索》钤印,以完成这幅作品。

青年人以画致敬革命前辈

《求索》应该是此次“曙光”展最重要的一幅绘画作品。高2米,长10米的这幅巨作,由9位上海青年国画家联合创作,描绘了当时革命青年满怀理想和信念,从黄浦江畔出发赴法寻求真理的“求索”启航,自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共有20批约1600名留法勤工俭学生从黄浦江畔的码头出发乘船抵达法国。青年画家贺兰山告诉记者,当年很多赴法留学的青年人,比现在的他们都要年轻,却都有了爱国救国的坚定信念。创作巨画的过程也是每个画家进行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在展览现场完成最后的创作,也是为了一份仪式感,是当今青年人对革命前辈的一份致敬。

作为上海在建党百年之际推出的最重要的主题艺术展览,“曙光展”以党的创建与早期斗争为切入点,综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等多种艺术样式,全方位展现红色上海的百年风貌。展览所展示的100组/件展品,汇聚了252位艺术家的388件作品,是从征集或邀约的逾万件作品中遴选而来,除历史档案照片和实物外,所有作品均为原创。展期内还策划组织了戏剧、音乐、电影、曲艺、诗歌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艺术党课”,通过主题化的演绎,艺术化的呈现,用充满创意和融合互动的展陈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党的光辉历史,与那些党史里的英雄们“对话”。

毛泽东诗词艺术化呈现

应该说,“曙光展”是上海艺术力量一次十分严谨的创作。展览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策划,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创作选题,由上海市文联组织艺术家围绕“上海——党的诞生地”这一重大主题内容,聚焦1921年至1949年的红色上海。所有的初稿完成之后,都交由党史专家审定,力求历史的真实。

记者注意到,展览分为东方破晓、峥嵘岁月、民族脊梁、碧血丹心、换了人间五大板块。是以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为时间轴的。《求索》便是“东方破晓”版块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上海民间文艺家歇会主席李守白领衔创制的大型剪纸长卷《百年征程》、由顾绣和海派石雕工艺分别创作的《共产党宣言》等是这个版块的重要作品。

第二版块“峥嵘岁月”主要体现上海是中国近代光明的摇篮,在建党百年的伟大征程中,这座城市从不曾缺席。版块生动再现1921至1933年中共中央在上海的革命历程。这里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将毛泽东同志为抒发悼念情感所创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艺术化呈现。展厅内,通过评弹、影像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展现这一创作,以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的照片作为背景,并将毛泽东亲笔书法作品印在薄纱之上,从而将其立体化,多重叠映的方式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具象化。此外,还有以多种绘画、摄影相融合的形式,或具象、或抽象展现了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张闻天等革命领导人早期在上海的革命生活场景。展厅另外一侧,由雕塑家蒋铁骊创作的《沪上工人运动》雕塑群像,把这一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一张《义勇军进行曲》唱片现身

在“民族脊梁”的第三版块之中,以革命文化、工人运动、各阶层爱国民主运动为着眼点,诠释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斗的精神。展厅内,《义勇军进行曲》的艺术呈现尤为引人注目,《义勇军进行曲》乐谱以悬吊黄色飘带形式贯穿全场,飘带上浅浮雕刻乐谱,通过灯光、场景互补的形式组成大型装置作品,现场通过留声机装置,播放第一批黑胶国歌的音乐声音,有质感的音乐回响与实体情境浑然一体、互相呼应。这个版块之中最珍贵的展品是收藏家陈沫提供的灌制于1935年5月的第一张《义勇军进行曲》唱片,虽然时间过去了86年,但这张黑胶唱片依然在讲述当年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

第四版块“碧血丹心”,以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为主要内容,从革命烈士的事迹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除雕塑家李乾煜创作的长4米、宽2.2米的血色雕塑《龙华24烈士》,青年书法家张丰书写《龙华英烈榜》,青年书法家胡奇峰临摹的革命者张恺帆在龙华监狱墙壁上所写下的狱中诗“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末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身陷囹圄何足惧,慷慨高歌赴刑场”,展览还特别设计了由上百个金属框架结构和光控形成的英勇就义、奔赴刑场的英烈通道。走出通道,展览进入“换了人间”的尾声版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通过新旧对比、时空转换,陆家嘴、外滩、五个新城和一百张上海市民的笑脸交相辉映。

据悉,展期内还将开设“艺术党课”和播放“红色老电影”。为吸引更多青少年观众参与学习党史,主办方还在展览一楼设立“红色文创手工坊”及“红色文创展示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可使用、可体验的文创产品,体现“红色+文创”“红色+文教”的理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