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聚英才·青年专项行动|张彦:世界第一是我永远的追求
2021-06-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图、视频 杨诚/剪辑

张彦是上港集团盛东公司的一名桥吊司机。这位出生于1983年的当代中国码头工匠10年前就创造了桥吊单机作业每小时装卸197个集装箱的世界纪录,而且这个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撼动。张彦在这个讲究“稳”和“快”的高空驾驶室里一干就是15年,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而且参与了众多技术革新,为洋山深水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人物名片   //

张彦 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司机

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司机,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副主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在桥吊司机的岗位上,张彦四次打破由自己创造的集装箱桥吊装卸作业效率世界纪录。2011年他创造的每小时装卸196个集装箱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撼动。张彦还带领团队提出并参与“轮胎吊混合动力改造”“双吊具边卸边装”工艺等项目的众多技术攻关,仅“新型桥吊节能操作方法”一项的推广应用,就为公司每年节省约128万元的能源消耗。

张彦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交通部技术能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还编写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桥吊操作规范,被全公司推广使用。


力求准度与速度

在46米高台创下世界纪录

青年报记者随张彦爬上了位于洋山深水港的桥吊驾驶室。这个约3平方米的空间,距地面46米,相当于十五六楼的高度,下面一艘集装箱货船停靠在码头上等待货物装卸,远方就是一望无际的东海。

这天风和日丽,海面状况不错,但是桥吊的吊具仍有肉眼可见的摆动。作为一名桥吊司机,张彦要做的就是操作操纵杆,让晃动的吊具精准对位到集装箱的四个箱孔,把船上的集装箱吊装到卡车上。

张彦说他的工作和“吊娃娃”有点相似,只不过他用的是高大无比的桥吊,吊的是巨大且价值不菲的集装箱。而由于吊具总是处于摆动的状态,张彦的“吊娃娃”,更像是用一根橡皮筋作为绳索去吊装,克服这种不规律的摆动完全凭的是个人的经验。更何况,现在张彦他们操作的桥吊一般都有两个吊具,一次可以抓取4个集装箱,这要在各种不稳定中精准对位16个箱孔,这绝对是世界级的高难度挑战。

码头桥吊司机的基本素养是吊装不仅要稳,而且要快。张彦告诉记者,对于像洋山深水港如此繁忙的世界大港而言,桥吊司机的集装箱装卸速度也就意味着效益。而且每艘货轮在码头装卸货物的时间都是事先定好的,如果船在海上延误了几小时,那也就意味着装卸时间会减少几小时,这时就是对桥吊司机技术水准和心理素质的巨大考验了。

记者了解到,普通桥吊司机一小时集装箱装卸量一般在30到50个之间,而2011年6月16日,张彦创下了桥吊单机作业每小时装卸196个集装箱的世界纪录。这个纪录10年来依然无人打破。

港口见证国家发展

恪尽职守勇于突破创新

张彦这个“桥吊状元”也不是天生就养成的。2004年张彦从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到外高桥港工作。他的专业其实是进行港口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但到了港口却当了一名轮胎吊司机。虽然可以触类旁通,但毕竟当吊车司机和设备维护还有很大不同,张彦也是每天刻苦钻研,虚心学习,技术飞速成长。2005年底洋山深水港开港,张彦2006年被从外高桥调来支援,这次当了桥吊司机。轮胎吊只有十几米高,桥吊的高度几乎翻了三倍,操作上受环境影响更大,技术也更难,而张彦硬是通过不断攻坚,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地适应了新岗位。

在这方面,张彦的父亲一直是他的坚定支持者。张彦的父亲是宝山吴淞张华浜码头的一位职工,也是这个原因,张彦从小就是在港口忙碌的氛围里长大。

“父亲让我当一个港口人,就是因为他对这个国家,对上海的未来抱有希望。而在工作的十几年中,我亲眼见证了我们的港口越来越繁忙,国家越来越繁荣。我刚来的时候港口年吞吐量是2000万个集装箱,去年已经达到了4450万个。都说港口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说得一点没有错。”张彦对青年报记者说。也正是因为父亲和家人的支持,以及对国家和城市未来的信心,张彦一门心思做好一名码头工匠。作为桥吊司机团队的核心人物,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学习,进一步增强理论基础。同时带头组织司机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开展技术创新,破解操作技术瓶颈难题。

传授经验与技术

培养年轻一代港口工匠

记者在洋山深水港采访时注意到,一些区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自动化机械的装卸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于是记者问张彦,未来桥吊司机这个岗位会不会被机器取代。张彦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说,机器虽然是精准的,但港口装卸的环境却是多变的,这没有办法通过计算机计算来解决。即便是自动化设备,现在在箱孔精准对位的环节依然需要人工控制。所以未来依然需要技术一流的桥吊司机。

在对未来的这种准备研判下,张彦就开始思考,如何能将自己的技术教授给更多的青年桥吊司机,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所在。2011年上港集团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成立了以张彦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这其实是一个汇集各个部分技术骨干的平台,大家在此交流经验,克难攻坚,研究技术创新。当然,这也是一个技术传承的平台。张彦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公司每年还会招收三四十名青年港口工匠入职,他会尽自己所能对他们进行传帮带。在他的培养下,一些青年人进步很快,已经进入一流桥吊司机行列。

对于桥吊司机这个岗位,张彦说:“世界第一速度是我永恒的追求。我将继续在码头一线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为祖国港口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他还说,“不管我们每个人选择什么岗位,我们可能都在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只要我们把岗位上面任何平凡的小事做好,做到极致,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创造出彩的人生。”

═   英才对话   

不断打磨技术为国家贡献力量

青年报:为什么会选择港口桥吊司机这个岗位?这里工作很辛苦,技术难度又很高,您后悔吗?

张彦:46米的驾驶室就是我的工作舞台,我每天都在享受在高空操纵机械的乐趣。港口行业的发展就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外高桥四期,到洋山深水港,各种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都在我们港口建设上能够体现出来。我觉得上海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我也有信心为上海的发展多作贡献。

青年报:对有志于投身国家建设的当代青年,您有什么话对他们说?

张彦:当代青年人生在一个好时代,国家的“两个百年”梦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和我一样,加入到港口的建设大军中来。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学到技术知识,也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施培琦/图、视频 杨诚/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