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含泪看完点映,《1921》用一曲MV让两代青年人跨越百年热血对话
2021-06-2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影片《1921》将于7月1日正式公映,从6月25日至27日,它进行了3天的全国点映,同时预售也已开启,成绩和口碑相当不错。27日,这部上海出品的影片,还发布了推广曲《少年》MV,用耳熟能详的旋律,连接当下与历史,实现青年之间的百年对话。

网友含泪看完点映

在近日的点映中,很多观众表示影片是“含泪看完的”。散场以后,不少人迟迟不愿离场,有人对着屏幕深深鞠躬,有小朋友用稚嫩的双手敬起了少先队礼,也有人离开影院时还在默默哼着《国际歌》,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影片的喜爱和对先辈的崇敬。

在网络上,影片也触动了无数网友的爱国情,口碑一路高涨:“切身感受到了建党的不易”“这些改变旧世界的年轻人,眼里都在发光,青春澎湃,让人过目不忘”“看到最后牺牲片段破防了,那么多鲜活的人啊,太好哭了”“看完激动不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用年轻态语言呈现影片青春之感

点映的同时,片方也发布了推广曲《少年》的MV。歌曲由《少年》原唱梦然,电影《1921》演员窦骁、张雪迎、胡先煦、张宥浩、刘家祎、王弋萱倾情演唱。

MV不仅聚焦百年前救亡图存、勠力建党的革命先辈,同时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荣成就与新时代中国青年力量融入其中,承上启下,赓续精神。电影《1921》也借这首意气风发的推广曲,打破了历史人物与年轻群体间的壁垒,在传递革命先辈青春风貌与昂扬斗志的同时,致敬时代奋斗者,激励当代青年阔步向前。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熟悉的旋律响起,青春的热血便已沸腾,心怀高远的少年奔跑而来,MV开头,王仁君饰演的青年毛泽东在朝阳之下奋力奔跑,意气风发,昂扬奋进。这个场面不仅为MV开篇,更贯穿整首歌曲,在青年毛泽东矫健的步伐、坚定的眼神中,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一一展开。

电影《1921》以“青春”为切入口,意欲在有限的篇幅下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历史先辈立体的刻画,进入他们激情饱满的心灵世界,从而使得当下年轻人能够很真实、直观且生动地看到、感受到先辈们的“烟火气”,从而打破年代的“厚重感”与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消弭彼此之间的距离,建立起青年人的历史共鸣感。正如推广曲《少年》,也致力于更加贴合年轻观众语境,站在年轻群体的角度、用年轻态的语言呈现出电影《1921》的“青春”内核。

两代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除了紧扣电影《1921》的青春主题,本次《少年》的歌词改编也饱有深意。以历史承接当下,书写时代的变化脉络,前后呼应,实现了百年前后两代年轻人的青春对话。

“五四风雷,新青年冲破封锁。1921,开天辟地点燃星火。觉醒少年,为了新的中国。五湖四海,去赴汤蹈火。”MV的前半部分聚焦百年前从四面八方汇聚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青年共产党人,他们有的印刷进步报纸传递先进理念,有的组织劳苦工人捍卫自己的权利,有的走上街头抵制强权。承接着“五四运动”精神,这批有志青年在寻找拯救中国的新道路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觉醒少年”从此有了明灯与方向,为中国明天描绘蓝图,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不忘初心,新时代朝气蓬勃。蛟龙嫦娥,飞天入海一起探索。汶川救难,武汉的逆行者。牢记使命,生死的选择。”MV后半部分将视角放在当今时代。

在航天深海领域,在医生、军人、警察等各行各业,始终有着中国青年共产党人的身影,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建设国家的道路上,克服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艰难险阻,将生死置之度外,以青春热血报效祖国,赓续革命精魂,为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继续拼搏奋斗。

歌词前后交相呼应,形成巧妙串联,致敬每个时代中“为国而行”的青年人。

电影《1921》不只是讲述历史,更想通过“建党”的故事,延续革命的青春火种,让当下青年继续肩负起时代使命。

正如歌曲结尾唱道:“中国永远少年,因你们永远向前。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把我们百年梦想去实现。”创新主旋律影片,以青春之态融入年轻群体,感召青年前行,这是电影《1921》在建党百年之际,对当下年轻群体交出的一份答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