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朱大为:亲自挂帅给员工打造一场场接地气的党课
2021-07-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位于宝山的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很新,3月份成立迄今刚刚满4个月,党支部的人数很少,目前只有3人。但这样一个年轻而人数精简的党支部开展的活动理念却很“潮”,内容贴近实际,面向党员、群众,自主报名。

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朱大为是一名80后,却有着近20年的党龄。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一直想着如何面对年轻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课的内容太‘高大上’,现在的青年员工未必乐意听。所以我本着助人自助的原则,不强制,自主报名。”

开设员工分享会,鼓励党员群众自主学习党史

自2016年从国企辞职创立国内首家独立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以来,朱大为一直聚焦“病理诊断+数字病理”,深耕医疗大健康产业。

但在创业的同时,他也没忘了党建工作。三人成立党支部,虽然公司内部的党支部属于“最迷你”规模。但随着员工从最初的几十个人扩容到现在的120多人,他希望将党员关系在外的流动党员也收编回来,纳入公司的党支部。“有的员工党员关系在老单位,有的在社区。希望他们能回归,正常过组织生活,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开创党的根据地,就像创业一样,不可能速胜。”他于2018年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员工星火分享会,利用一天时间,将自己对医改政策、社会诉求、技术变化、日常运营、先进理念、当下困难、历史案例、解决之道等的思考等与同事分享与交流。

对于员工是否参与星火分享会,朱大为的态度很开明,“我们只要求部门负责人来听,员工自主报名。讲和听是双向筛选的过程。只有自主报名,党员群众的价值观才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强制是没有用的。”

2019年年底,朱大为又开设了一个公司内部公众号“中浪之声”(既非前浪,又非后浪,处于中浪之意)。

有了宣传阵地,朱大为开始定期分享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讲述党的光辉历史。“我希望党史宣传能更接地气,能把那股正气、勇气、锐气,和创业公司的激情有机融合,渗透和体现在公司各项工作任务中,并以这些工作的成效和事业的发展衡量和检验党建工作的效果。”

开设公众号后不久,朱大为就萌发了一个念头,不如再成立一个党支部。朱大为理想中的党建理念是,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企业的创业发展之中,制定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促进公司人才培养,把党建工作与公司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打造“专业致胜、持续学习、开放进取、务实奋斗、自我批判、阳光担当”公司文化结合起来。在他的积极筹划下,公司于2021年3月成立了党支部,利用内部学习形式,把更多的先进分子、优秀员工组织起来,积极推荐成员向党组织靠拢。

依靠党员和核心团队的力量攻坚克难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面临很多挫折,时常会遇到迷茫,意志力要足够坚强。我们的早期党课针对管理层,发现效果很好,希望通过党史学习,能让普通员工也能从党的百年历程历史中汲取营养。对创业、对未来有更深远的看法。”朱大为表示。

党建工作表面上和企业绩效无关,却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了党员群众。让朱大为感到欣慰的是,依靠党员和核心团队的力量,大家不计得失、敢于创新、埋头苦干,创建了全球最大的消化道活检样本病理数据集,开发全数字化智能病理管理与质控系统,打破“卡脖子”的单细胞蛋白检测硬件创新。

在朱大为的带领下,衡道病理公司先后入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第一批信息化专项资金,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定;荣获上海人工智能最具成长力企业TOP10。公司通过构建精准医学时代的病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推动病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大病不出县”的民生工程提供“衡道方案”。

与此同时,朱大为将团队建设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公司支持麦田公益组织的“星火有爱乡村留守儿童”项目,服务和支持上海医疗援疆的远程病理诊断服务。

在资助留守儿童的同时,他还买下了这些孩子画的版权,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印在病理报告单背后。“我希望病患拿到报告单时,不再觉得是一张冰冷的纸,上面充满了孩子画作的童趣,让他们感到生命的亮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