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救人,这位90后护士收到乘客寄来的鲜花
2021-07-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谢谢黄医生,感谢有你!”

7月13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收到一个接收人为“黄医生”的同城快件。护士长杜锦萍抱着一大束心型鲜花和一张署名为常女士表达着对“黄医生”无限感激之情的小卡片在科内一一询问,最终目标锁定到忙碌中的护士黄千霞。原来几天前,这位90后护士曾在一架万米高空的航班上救治过一位女乘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黄千霞不禁感慨,“帮助了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更加为自己是一名急诊科护士而自豪!”

  这场急救发生在万米高空  

7月初,黄千霞因远在泸州的母亲需进行手术请了事假回老家。7月8日,黄千霞搭乘厦门航空一架由泸州至上海的航班返回上海上班。由于连日照顾母亲,身体非常疲惫,一上飞机黄千霞便瘫坐在座位上,很快迷迷糊糊睡着了。

飞机起飞后半小时,黄千霞恍惚间听到机组乘务人员广播寻找医生和护士,多年来急诊科工作经历形成的职业本能让她瞬间清醒。她一边听广播了解情况,一边冲向最近的空乘人员,表明自己的医务人员身份。

在乘务人员指引下,黄千霞迅速来到需要帮助的乘客身边。这是一名女性乘客,躺在过道处,情况甚是危急。黄千霞立即观察女乘客的面色,询问她有何不适,有没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乘客的神志尚清醒,能够对答。进一步检查发现,该乘客有轻微的胸闷、手脚痉挛,无法动弹,手呈鸡爪样。黄千霞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判断,乘客极有可能是由于过度通气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飞机上能用的抢救手段有限,黄千霞先引导乘客缓慢深呼吸放松,调整状态。这时,乘务人员送来了一些急救仪器,黄千霞为女乘客测量了血压和心率。经过安慰和引导处理,女乘客的血压、心跳逐渐趋于平稳。其间,有一位好心人赶来帮忙,在两人共同努力下,乘客的症状逐渐得到控制。

由于飞机一时还不能降落,黄千霞担心女乘客的病情会反复,采用半跪的方式施救并随时观察其病情,不停地安慰和鼓励。由于缓解病症的方法运用到位,乘客手脚痉挛症状明显改善。

飞机降落后,依然记挂着的黄千霞再三嘱咐乘客要到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看到机场医务人员赶到,松了口气的她才发现自己双脚发麻,浑身已湿透,在机场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才慢慢缓过来。

  一个善举温暖一座城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束鲜花、一张卡片的到来也引起了病人和家属的关注。在现场,有家属为黄千霞点赞,“满满正能量,为这位挺身而出的好护士点赞,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人。”一位正在照顾病人的家属说,一个善举感动你我,一个善举温暖一座城市,医护人员正用实际行动传递守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正能量。

收到鲜花和卡片的那一刻,黄千霞有些意外。事发后那位患者的同事一直在道谢,又要了她的电话。如果万一有意外,还需要向她寻求帮助。黄千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表示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事发后的第二天,这位患者给黄千霞电话报过平安。得知这位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尚在接受进一步观察,黄千霞才慢慢放下心来。

今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这位挺身而出的90后护士。谈及万米高空救人一命,黄千霞觉得这是件很平常的事。事实上,回到医院之后,黄千霞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这件事情。因为在她看来,自己身为一名护士,救人是一件特别普通、特别平常的事。她也相信,任何医护人员在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时,都会第一时间尽力去救护患者,帮助其度过危险。

1990年出生的黄千霞,已经当了10年护士,其中在急诊科待了四年。“急诊科,每天面对的都是突发事件。救人永远在路上,这一次只不过是换了个地点救人而已。”

万米高空救人,毕竟风险不小。当记者问她救人时是否有过担心?黄千霞说,“根本没时间去想风险这个问题,当时情况很危险,但救人的本能战胜了一切。”不过多年的急诊救治经验,她对自己的专业很有信心。

 == 心声 ==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帮助了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更加为自己是一名急诊科护士而自豪!”万里高空紧急救人是一次突发事件,却让黄千霞更加感受到护士这份职业的价值所在。

黄千霞是一位开朗的护士小姐姐,一直就比较乐于助人,病人喜欢,同事也喜欢。新冠疫情发生后,她主动申请去了医院的隔离抢救室,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抢救室一待就是10个小时。遇到一些焦虑的患者,除了救治她们的病情,黄千霞更是不忘给他们送去心理上的安慰。国内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后,黄千霞再次申请去了核酸检测点,一天完成数百人的检测。

“喜欢这份职业,治病救人,乐在其中。”黄千霞说,正如在开学典礼上宣誓的那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学护理的初心,就是为患者解除病痛,为自己、为亲戚朋友、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论年龄,不分性别,不限职称,一个又一个上海医护人员在民众最需要帮助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履行他们的神圣使命和职责。  

为黄千霞“点赞”,为所有医护的大爱和担当“点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