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丨直击地铁防汛,看他们如何守护上海地铁?
2021-07-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5号线全线暂停运营;上海地铁磁浮线全线、2号线张江高科至浦东国际机场区段、6号线港城路至金桥路区段暂停运营;10号线国帆路至基隆路区段暂停运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直击地铁防汛第一线时,听见了来自各条线路的停运信息——高架防风,地铁防汛,上海地铁严阵以待!     

淞虹路站属于折返站,是地铁列车出入库的“咽喉站”,这个37人的车站,平均年龄27岁,被誉为2号线“守门员”青年突击队。

 == 每小时巡视一次 == 

因为台风,地铁里乘客明显减少,今年刚入职的95后徐嘉逸仍然一丝不苟地站在瞭望台上,观察每列地铁进站以及乘客情况。

值班站长于小辰从昨晚7点上岗一直坚持到现在,下午1点,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午饭。

于小辰和另一位值班站长张喆,在站台仓库清点起了阻水袋,有着5个出入口的淞虹路站标配不低,这些阻水袋遇水就会膨胀,上一次使用它们还是因为两年前的“利奇马”台风。

淞虹路站3号口此刻已是风雨交加,有乘客被困住了脚步。于小辰和张喆细心地移动了一下防滑毯,即便湿透,依然不会影响它的防滑功能。   

 “如果发生积水,为了防止倒灌,我们就要把防汛板搬到入口处卷帘门那个位置。”淞虹路站站长陆曦介绍说,在地面上的地铁出入口前有阻水沟,阻水沟连通排水管网,可以快速排走积水。

当雨量过大难以短时间排走积水时,就要靠第二道防线,每个出入口在设计时抬高了一定数量的台阶,防止积水倒灌进车站。在入口处的第三道防线就是防汛板,防汛板根据每个车站出入口专门定制,需要时放置在入口处。阻水袋构成了第四道防线,阻水袋放置在防汛板后方,起到吸水作用,站台空档处万一有漏水,可以及时阻止雨水渗入。如果雨量实在太大,集水泵会自动报警,进行自动疏通排水,这是第五道防线。    

防汛期间,工作人员每小时巡视一次,每个出入口都有探头,车站值班员通过视频实时监控积水情况。

 == 车控室内的忙碌 == 

此时的车控室内,车站值班员徐淳、孙博正在忙碌,他们一个紧张地手写公告,把已经停运的线路信息告知乘客;另一个看着监控,监控上方醒目地贴着: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车控室仿佛是一个车站的大脑,一旁的Bas打印机正在把车站每天的照明、消防、通风设备正常运行的记录像心电图一样打印出来。     

记者注意到,车控室内有一个特殊的装置:出入库线洞口水泵监控系统。淞虹路站连接地铁北翟路车库,这个车库容纳了2号线和13号线70多辆列车,这是防止雨水倒灌的重要装置。液晶显示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几档数字:低水位60厘米,停泵65厘米,一泵90厘米,二泵100厘米,三泵110厘米,超高120厘米。由于水位线还未到自动启泵水位,截至记者发稿时,还处于停泵阶段。

“上海地铁的高架线路基本停运!”结束采访时,风雨肆虐,但上海地铁青年们仍在忙碌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