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满分金牌”!这个上海男生是如何做到的?
2021-07-26 青年

王一川(右)和教练唐立华(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这几天,中国体育健儿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争金夺银、连创佳绩,极大鼓舞了国人。而在另一个奥林匹克赛场上,中国队的成绩也是所向披靡——在不久前结束的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竞赛中,中国国家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六名队员全部夺得金牌。其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王一川更是拿到了满分(42分),获得全球唯一一个“满分金牌”。这块分量十足的金牌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进行了采访。

 金牌含金量十足,满分是预料之中 

“他的这块金牌,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作为王一川的主教练,华东师大二附中数学特级教师、数学奥赛高级教练唐立华这样评价道。

本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俄罗斯举办,受疫情影响,竞赛以线上组织分地区考试方式进行。唐立华介绍说,今年的比赛共6道大题,每题7分,满分42分。比赛分两天进行,每天4.5小时,第一天完成前三题,第二天完成后三题,6道题目依次涉及数论、代数、几何、几何、组合、代数。

“满分在往届的比赛中不算少见,但今年的题目非常难,在这么难的情况下,他还能拿到唯一一个满分,就很能说明他的能力了。”唐立华说,今年的金牌分数线是24分,而去年是31分,金牌分数线越低,说明题目越难,今年的金牌分数线是迄今为止历届最低的,也就说明今年的题目是历届最难的,“所以说,这块唯一的满分金牌,含金量特别高。”

王一川也坦言,第一天的第二题和第三题比较难。他透露,比赛一共4.5小时,第一题他很快就做完了,后两题加在一起则花了3.5小时,“尤其是第三题,我觉得是历年正式考试中最难的几何题。我当时感觉可能做不出来了,因为用代数的方法怎么也算不下去,后来几经尝试,最后用纯几何方法进行推演才做出来”

尽管题目难度很大,但对于王一川拿到满分,唐立华却并不意外,“完全是预料之中,因为他的实力在这一届的选手中是最强的”唐立华告诉记者,在国家队的两轮选拔中,王一川都是位居第一,是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第62届IMO国家队的。“比赛前,我没有给他太大的压力,对他的要求是高分金牌,争取5道题拿到满分。但我认为他完全有能力6道题都拿到满分,最后的比赛结果也证明了他的实力。”

而对于自己能拿到满分,王一川则谦虚地称是运气比较好,而且准备得也比较充分。他表示,以前IMO的比赛时间都是上午,今年由于是线上的分地区比赛,考试时间改成下午,因此他及时调整了作息时间。此外,在最后训练阶段,他也增加了训练题的难度。

唐立华介绍说,本届比赛中,中国队整体优势明显,不但六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而且最低分也有31分,远高于金牌分数线。而王一川的这个满分,更是圆了他的“满分梦”。“2015年,我们学校的俞辰捷曾在第5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以41分拿了金牌,比满分少了一分。”唐老师说,虽然内心很希望爱徒能拿满分,但平时交流时,他跟王一川说的都是“满分金牌”可遇不可求,要顺其自然,“王一川一直以俞辰捷为偶像,这次他把俞辰捷没拿满的那一分拿满了,也圆了我的梦。”

在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上,中国队6名队员全部摘金

 大学将选择与数学紧密相关的专业方向 

王一川从小就很喜欢数学,小学开始学习奥数,小学、初中时都在市级比赛中获过奖。而除了数学,他对计算机也很有兴趣,初中时也获得过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上海赛区)一等奖。王一川坦言,他的学习方法就是严格执行学习规划,按照比赛要求进行训练,每天定时定量做题,始终保持比赛的状态。“二附中的学习环境宽松有序,让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个性化发展。学校的竞赛培训机制优质高效,在唐老师和其他竞赛教练的指导下,我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在唐立华看来,王一川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在数学上的专注、坚持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唐老师透露,刚进二附中时,王一川的竞赛成绩并不是最突出的,但他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为自己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按照实战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他几乎不打游戏,也很少熬夜,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到高二时,王一川的成绩突飞猛进,当年以全国第八名的身份入选国家集训队。

2020年疫情期间,王一川“闭关修炼”三个月,这期间唐老师每天会提供题目让他解答,而他也都按照正式比赛的时间认真钻研。“我们的竞赛团队团结协作,好几个国家教练也给他提供了训练题。”唐老师说,这段时间的潜心钻研,使得王一川的解题能力大大提高,不过,由于疫情的影响,当年未能举行国家队选拔,而是集训队的前六名直接代表中国参加IMO,以第八名入选集训队的王一川没能参赛。“如果选拔的话,他是非常有希望入选国家队的。”唐老师说,这次经历对王一川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高二结束后,王一川就已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但为了学校的荣誉,也想证明自己的数学能力,最终他选择留下来参加今年的IMO。“这一年对他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既要做好国家队选拔的准备,也要做好可能不选拔的准备,毕竟去年就没选拔。而且,从冬令营进国家集训队是真刀实枪拼出来的,没有任何优惠,从国家集训队到国家队的选拔总共是两个阶段8次考试,每个阶段都要稳定发挥才行,他一路勇往直前,克服了很多困难。”唐老师坦言,疫情是很大的一个不确定因素,王一川选择今年继续参赛其实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但他不怕困难,敢于挑战,“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他的努力和付出最终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接下来,王一川就将进入清华大学就读,对于未来的规划,这个内敛的男生表示,在大学里会好好学习,将来会继续用好数学这个工具,选择与数学紧密相关的专业方向,为国家关键领域的发展出一份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