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三年来孵化了什么?
2021-08-02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有时候我也想,算了,这个事我就别说了,但是随后我又会几经思考,或者晚上自己心理斗争一番,还是决定说出来。”让知名音乐剧人樊冲经常如此纠结的,是他在文化广场主办的“演艺大世界——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中担任导师的音乐剧作者们。比较自我的作者有时会听不进导演的意见,所以这个计划举办了三年,他也纠结了三年,但纠结过后,他总是会咬咬牙跟自己说,“孩子不接受,是他的事,但我一定要把这个剧本的问题说出来!”

他不仅说,还非常细致地把这些问题,全部写好草稿,包括剧本他认为应该怎么转场,故事缺什么,一点点拆解,然后发进他负责的项目孵化群里,给“孩子”们慢慢消化。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21年“孵化计划”剧本朗读会上获悉,包括樊冲在内的几位导师,用非常务实的指导,让三年来“孵化计划”诞生的作品,质量越来越高,切实提升了华语原创音乐剧的整体水准。

明日的烦恼导师樊冲。

自创办以来,这个计划持续围绕“资源、机制、人才、权益”四大要素为中文原创领域提供平台性支撑与服务。今年,《云实生长》《有关于你的日记》《明日的烦恼》《我听到了》《蒙在鼓里》等5部作品在44部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孵化计划。经过主创团队与孵化导师密集讨论与精进打磨,五部作品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剧本编写和音乐选段的创作,并于7月31日至8月1日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线下剧本朗读会,由30位音乐剧演员和音乐剧歌唱大赛的人气选手参与演绎。本届剧本朗读亦开放现场观摩,近200位关注华语原创音乐剧的观众前来组成现场评审团,共同见证和参与了这场独属于华语音乐剧创作者的聚会。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创作者们共同的感觉是,“孵化计划”的标准越来越高。对此,协办方南京海笑文化的王海笑直言,孵化计划已经走入深水区,“在题材上,第一年我们是在填补国内音乐剧没有的空白,进入第三年,这些空大多被填补掉了,那就只能想如何做得更精细。”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著名音乐剧人费元洪透露,很多剧被筛掉了,但有创作者却不服输,第二年带着大改的作品继续来到了这个平台。“我们始终在传递一个信息:落选是很正常的,就跟高考一样,考不中,还可以复读再考,孵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可以不断锻炼的过程。”

导师马达。

今年报名的44部作品中,其实就有不少复投作品,在导师马达看来,孵化计划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真心热爱音乐剧的创作者。今年马达担任导师的作品《我听到了》就是一个复投作品。《我听到了》去年没能走到最后,但主创团队并没放弃,做了结构性的大调整。“这是在创作者中‘扩圈’的过程,孵化计划的基石会越来越高,成为创作的地标。”

创作者们在“孵化计划”里也养成了不断锤炼作品的“好习惯”。众所周知,2019年“孵化计划”诞生的作品,《生死签》已在中国大戏院首演,《对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也将在今年10月至11月完成首演。

采访中,《南唐后主》被导师们当成典型,不断提及。孵化计划评审、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陶辛说:“这个剧其实已经卖出去了,但人家还在改?这说明什么?就是人家签下来并不是因为看中它的商业性,而恰恰可能还是看重它的成长性,就是他们签过去以后,还要继续再孵化,这个特别让我觉得欣慰,我们看中的作品,都是因为它的成长性和它的潜力。”

两个星期前,费元洪去看了《南唐后主》的第二次工作坊的呈现,也很是感慨:“其实坦率讲,这跟我们孵化时呈现的已经有巨大的差别。所以这条路走到后头,其实并不简单的是因为我们孵化的结果,是因为孵化给了(他们)进入了创作的流程和轨道,人们找到一个种子,最后长成什么样,其实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

这也正契合了“孵化计划”的初衷:不仅仅是孵化作品,而是孵化创作机制、孵化人。“孵化计划更像是一条船,带领有才华的创作者驶进更宽的河。”王海笑的这一句,大概正是上海能被公认为国内音乐剧桥头堡的根本原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