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电竞退役选手如何“软着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退役后尝试做了一段时间的主播,但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放得开,直播的效果不太理想。”小段(化名)是英雄联盟职业选手,前LNG战队成员,曾被圈内一度称为“UZI钦点辅助”,2020年退役后,他试水直播但反响平平。
如今,电竞陪练平台成为了这些退役选手的人生的“第二赛道”。“对我来说,无论是做职业选手,还是做主播或者陪练,都是工作,没什么高低之分。”小段期待未来可以在接单中遇到自己的粉丝,找回过去打水友赛的那一份亲切感。
退役选手开启“第二赛道”
根据人社部2019年发布的《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我国正在运营的电子竞技战队(含俱乐部)多达5000余家,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约10万人,还有大批量半职业、业余电子竞技选手活跃在各种中小规模电子竞技赛事的赛场上。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在役电竞职业联赛选手约2000人,电竞选手平均职业生涯在2至3年,每年因年龄、竞技状态等原因退役的职业选手达到近千人。
对于大多数退役职业电竞选手而言,留队当教练、担任解说、做主播等是较为主流的转型方向,但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退役选手能成为知名主播或进入幕后做教练。
电竞选手的职业生涯较传统体育项目更短,据统计,电竞职业选手的平均退役年龄为24岁。面对直播行业“僧多粥少”的竞争态势,大量进入直播圈的退役选手也未能掀起风浪。
前LNG战队成员小段和前YTG战队中单橙汁(化名)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退役后曾试水做主播,但收入并不理想,一直在寻找新的方向。
近日,电竞陪练平台比心宣布推出电竞“降落伞计划”,通过开设“电竞降落伞”专区,提供流量支持,帮助退役职业选手实现就业“软着陆”。对不少退役选手们而言,天平的两侧一边是生活的压力,另一边是坚持许久的电竞事业,“降落伞计划”的出现恰好帮他们找到了平衡点。
“降落伞计划”助力软着陆
在前YTG战队中单选手橙汁看来,对于部分不擅长社交,但拥有高水准游戏技术和经验的职业选手而言,加入“降落伞计划”是不错的就业方向。
“既然是服务者,我作为职业选手,肯定会指导队友,帮助他们提升水平。”小段则表示,自己能够适应从职业选手到平台陪练的角色转换,“对我来说,无论是做职业选手,还是做主播或者陪练,都是工作,没什么高低之分。”他期待未来可以在接单中遇到自己的粉丝,找回过去打水友赛的那一份亲切感。
像小段这样被吸引加入“降落伞计划”的职业选手还有很多。除了小段和橙汁,首批入驻降落伞计划的职业选手包括前和平精英职业联赛(PEL)JDE战队西木、前和平精英职业联赛(PEL)DKG战队狂哥哥等30多位顶级联赛退役选手。
不少退役职业选手认为,“降落伞计划”为平台和选手实现了双赢。一方面,选手可以继续从事热爱的电竞事业,并获得体面的收入。另一方面,平台则通过“降落伞计划”,聚集大量高端电竞职业人才,不断满足用户多样化电竞陪练需求,对平台核心业务场景的发展提供极大助力。
未来,平台还将在直播、电竞营销等领域探索新的职业路径,帮助退役的职业电竞选手继续为行业发光发热。
例如,“电竞星火计划”帮助职业战队选拔青训人才,同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产学研融合,与上海、苏州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专业院校商讨相关合作,包括共建专业、设立学院、推进标准建设和职业资质认定等。
此番推出面向退役职业选手的“降落伞计划”后,比心已实现其电竞人才培养体系的“首尾衔接”,实现了对电竞人才从“起飞”到“着陆”的全流程覆盖。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已为退役选手开辟专区,提供创新就业渠道,仅是平台为退役选手铺路的第一步。未来,平台还将与退役选手们在直播、电竞营销活动等领域一同探索,帮助他们在电竞行业发光发热,不断拓展新的职业路径,为退役选手“电竞生涯”的下半场提供平稳收入保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