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平面“小伙伴”,如今的立体书
2021-08-22 生活

曾经摆在书报亭C位的《读者》,在这里依旧享有如此待遇。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随着书报亭悄然消逝,陪伴了几代人的《读者》也仿佛下落不明了。相隔多年,走在九江路上猛一抬头,撞见熟悉不过的《读者》,书法字体的杂志名嵌于大生大楼的拱形门框上,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地脱口而出一句张爱玲的经典语录——“噢,你也在这里吗”。

嵌入老建筑的店门正像一页封面。

  通向四十载记忆的卷首语  

曾经星星点点的书报亭指明了文化在一座城市里的流向,摆放在它们最显眼位置的《读者》杂志被带进了数不尽的街巷阡陌,阅读习惯就此弥散在市井深处。读者书店好像猜透了人们的思绪和狐疑,在一块特意保留历史建筑原始面貌的地方,给每一段与它的邂逅写下了注脚: “此墙面为始于1919年的大生大楼原内墙,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依然伫立于此。亦如《读者》,1981年创刊以来伴随着千万人成长。但无论你行至何方,只要你需要,《读者》就在这里。”墙面上斑驳的洞眼回溯着近百年的使用印记,而《读者》的翻阅记忆,可能要从卷首语发端。

还未踏进店门,目光所及便是《读者》杂志满满当当地铺排在落地报刊展架上,这不由让人心生疑问:这是近期的或是展览追忆?脚步同时已经不听使唤地凑上前去一探究竟,确认过日期方才感慨原来《读者》还在发行,惊觉这不是陈旧的光阴故事,只不过一次简简单单的重逢。读者(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超介绍,开设这样一间概念书店,目的之一是为了告诉大家《读者》仍在,因此被定义为“一间和你有故事的书店”。

大生大楼与《读者》都让时光静静回流。

整理完故事脉络,却不知不觉依旧逗留在门口的方寸之地。原来被仰首可见的铁艺文字组成的艺术装置墙吸引,立体抽象的笔画从不同角度可揣摩出不同汉字,抓耳挠腮之际唯能看清“读者书店”的落款,这才恍然大悟这是一篇读者书店的卷首语。《读者》作为文摘类杂志为广大读者采撷文章精粹,而每一期的卷首语多是它含英咀华的重点篇目,是最直接窥见其思想的导读。当下,拜倒在这本“立体书”的第一页,向张超寻求“正确答案”,却被告知从未揭晓,“我们想告诉读者,同样的一本书或是同样的一段文字,当你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含义是不同的”。

望望然走几步,却惊喜瞧见散开的书页隔断从屋顶飘落下来,一个个来自《读者》的原文场景乍现眼前,随心阅读几段也浑然不觉时光的渺远,意蕴深远的行文总能饱经考验,顺应每个年代的呼吸韵律。今年四月,《读者》刚过完40周岁生日,至今已累计发行超21亿册,不难想见这些文萃精华走进过万户千家,每一句都曾有荡涤心灵的可能。

  续写“九色鹿”的上海故事  

纯正老派的大生大楼迎来了这样一位自甘肃远道而来的朋友,原封不动的老上海风情与被读者书店千里迢迢带来的敦煌元素完美交融。在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碰撞是稀松平常的事,但如这般无巧不成书的缘分实属罕见。

“九色鹿”注视下的沙龙区。

1981年,《读者》杂志创办于甘肃兰州,同年,脱胎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的动画片《九色鹿》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两者都被流传为经典却也互不相涉,如今在相遇的城市让记忆奇妙重叠,这一次,“九色鹿”在读者书店被唤醒,上海与敦煌再次相遇,恰如《读者》与读者。

在沙龙区的巨型墙面上,《九色鹿》原型《鹿王本生图》的大型绘画夺人眼球,这无疑是与身后海派木质格局的视觉冲击。置身其中,却也涌上一种浑然天成的错觉体验。随着老上海旋转楼梯拾级而上,先前交织的文化记忆也在逶迤蜿蜒的路径中得以缓冲,二楼开门见山地显露出老上海风情阅读区,张超说:“我们希望读者从一楼走上来后,会有一种从敦煌到外滩的穿越感。”

不消片刻,不远处一条依照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样式而打造的12米长廊又把思绪从老上海拽回,大量敦煌文化书籍填充了这条“丝绸之路”。张超笑称,位于兰州的读者出版集团和敦煌研究院在兰州的办公楼也像这样,是仅有一道铁门之隔的邻居关系。

坐在敦煌阅读区其中一头的老先生正认真埋头读一本书,老先生见记者饶有兴致,便大方地扬了扬封面。这是被誉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其实也是“上海的女儿”,年轻时便扎根在敦煌,一辈子都从事敦煌的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

连接记忆的杂志桥。

  解读“九色鹿”的上海使命  

在上美厂的动画片中,“九色鹿”被塑造成了乐于助人的化身,读者书店显然也心领神会地践行着使命。张超告诉记者,他和书店的其他工作人员之前都没有书店从业经验,因此反而不会被传统书店的条条框框限制,更容易用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打造综合性的文化空间。与此同时,墙上挂牌的4A级青年中心、上海公益基地、上海市演艺新空间也在验证着这间书店的使命。

除了充分利用外滩旗舰店的沙龙区,读者品牌已相继在静安北站和美兰湖布局了公共文化空间,结合周边企业和居民区,为他们提供美育、演艺等文化配送项目。“我们会把一些活动经验和街道一起分享,服务到周边的青年白领,帮助他们做活动策划。”张超说,先前帮一个企业结对剧团资源,把主题团日活动搬进书店,以红色戏剧的形式现场分享,“由演员带着青年们来客串,虽然没有脱稿,但专业的代入感会让参与者情绪非常到位。”

这样的创新活动在读者书店俨然常态化,而一个“守旧”活动也在继续发力。书店每周举办小型读书会,由一位领读者挑选《读者》杂志中的一篇进行朗读,其他人随后发表各自观点,而在这一次表现出众的读者便成了下一期的领读者,让阅读习惯薪火相传,这也是《读者》一贯的使命。走在外滩店二楼由不同年代的《读者》杂志铺陈的“杂志桥”上,会心于阅读连接了我们彼此的故事。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