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不仰视不俯视,做趣味科普的第三种态度
2021-08-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疫情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去了解一下生命科学。”8本科普著作发行量约30万册,科学音视频课程订阅用户超过30万人,总播放量数千万次,浙江大学青年教授王立铭是一名“斜杠青年”,科研之余,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当下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萌趣科普“大牛”。借浦江创新论坛“平行未来的N次元”之机,记者也独家专访了这位想“让人人都能懂生命科学”的科学家。

 ▎做科普 ▎ 想和所有人分享珍宝 

和王立铭聊天,会发现他的确很擅长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复杂的科学原理,也很能get到最热的话题。比如吃多少才算健康?他用了“管住嘴”三个字。

他笑称科普工作是“破解朋友圈养生谣言”。“如果能将国内一批一流的医生和生物医学从业者组织起来,把正确的东西用一种系统、亲民、通俗的方式进行输出,让大家的健康焦虑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那就没有人会愿意听信谣言了。”

王立铭曾经是一个文学青年,高中大学就喜欢写诗、写小说,甚至想做红学家。杨振宁教授的一本书让他走上了科研之路,这之后就把爱好搁置了。直到2014年到浙大当教授,实验室的一项研究工作很有趣,在写好论文要投出去时,他突然意识到:“我们的工作这么有意思,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给人家看呢?还可以把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于是,他把研究写了出来,在学校层面进行了发表,并发到知乎上,收获了不错的反响。慢慢的,他所写的东西就不限于自己的研究了。他有趣的科普受到了很多年轻学生和青少年家长的喜爱,卓有成效的工作让他获得了“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科学奖项。

“我是一个科学家,受了20年科学训练,发现科学世界有很多非常神奇的事情,这让我感到激动,也认为这些故事不应该只停留在科学世界里。”他说,就好像一个人拥有了一件珍宝,很想拿出来与别人分享,这是他做科普的态度。

王立铭出的第一本科普书籍叫《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当时写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自己研究代谢疾病生物学,那是我的领域。我知道这个领域内有几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特别想把它讲出来,所以我就写了。”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这本书是2020年3月写好的,看起来是一个应时的话题,但如果仅仅因为新冠疫情,王立铭并不会写成一本书,“写成科普发在微博上就行了。”让他愿意写书的契机是,他意识到不管是人类的进化历史还是人类文明史,病毒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放眼未来,我们会意识到病毒在这个世界上还会起更多的作用,包括影响到世界秩序,以及生物医学中的很多革命性进展。我觉得值得把它写成一本书给大家看。”

 ▎新媒体时代 ▎ 需要更多年轻人做科普 

在王立铭看来,科普工作者首先要懂科学,做过科学研究,了解科学解题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如何跳出科学家的视角去理解普通人如何想问题。“有一句话叫知识的诅咒,当你懂一个东西的时候就很难想象大家不懂的时候是怎么想问题的。这两个立场的距离甚至对立还是很重要的,这个对立理解好才能写出既符合科学认知也能让普通人和你产生共情的科普。”

这也让他时刻在反思,自己写的东西会不会离普通人太远。高高在上地讲一些知识,带有俯视的传授性的眼光,这是传统做科普的方法论;也有一些人做科普,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会带有仰视态度,为了讨好观众,把门槛做得很低,加各种段子和手段把观众吸引过来。王立铭不这么做。

“我默认我的读者和观众与我有同等的智力水平,和我一样都对世界有好奇心。他们可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人类世界发生的很多事包括生物医学界发生的事情也有很强的兴趣,但因为专业门槛他们不理解,我帮助他们跨越门槛。他们就是一群和我在真实世界里可以喝茶聊天,可以谈谈各自领域发生了什么的人,无非这几个小时你听我聊。”王立铭说,他希望读他书的人会感觉到是平等愉快的交流,他们不会希望被灌输,也不希望被讨好,“我希望我的科普作品能打动这群人,吸引到他们。”

曾经纸书出版的模式,就已经会有不少学生读了书之后给他写信,甚至到实验室来找他。在过去几年,王立铭做了很多音频课,汇聚了一批观众,观众留言的长度甚至已经远超过他课程的长度,这些留言他都会很认真地看,从中受到启发。还有很多科研本行业的人被他的文章引发出一些思考和讨论,甚至最终产生了实质性的研究。“这是我一开始没有想到的,也是对我帮助很大的。”

不管是文字还是音视频,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态度:用平视的视角来做。“不太愿意刻意吸引你非要看我的东西,但是我希望你如果来,会感觉到有一个人在和你平等地聊天。”         

在B站、微博这些新的平台,王立铭认识了很多做科普的朋友。“现在自媒体做科普确实有很多新的思路,我们也经常交流。”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很多学生会和他最初一样,愿意用文字和视频与大众分享自己研究过程中有趣的领域,有时候也会找他讨论。“这都是特别好的事。科学要一代一代传递,科普其实也是,特别是在中国,不管是科学传统还是科普传统都很薄弱,在传统正在建立的过程当中,需要更多后辈来做这个事。”

  == 对话 ==  

记者:疫情的发生对于现在或是未来科研、科普工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吗?

王立铭:我个人不觉得会产生什么本质的变化。我们看到了疫情蔓延之后核酸检测、疫苗开发、药物开发这些事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影响,也包括非生物技术的发展比如说远程视频、健康码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触及到很多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今天这个时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科学技术影响的,这是给很多人第二次启蒙的机会,会有更多人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愿意把更多的精力、资源、注意力投入进来。

记者:对于一些想要从事科技或者有志于进入科技领域的青年人有没有一些建议?

王立铭:年轻人如果对科学感兴趣,第一,你对这个东西的兴趣有没有大到可以做到终身爱好的程度,甚至在遇到很大挫折时也仍然会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做的事。第二,理解这份职业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说需要达到这些职业的要求是不是你可以接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