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洁皓:做“大白”爸爸,我很骄傲
2021-08-26 青年

蔡洁皓收到患者的鲜花感谢卡,乐开了花。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孙琪

为弘扬儿科青年医师先进事迹,上海市优生优育科学协会(上海市妇幼保健协会)党建和妇幼文化建设专委会于今年启动了“上海市儿科青年医师关爱项目”之一的上海市首届儿科青年医师先进事迹宣传活动。

为更好地展现这些新时代儿科青年医师们爱岗敬业、医者仁心的精神,青年报近期进行儿科医师系列报道,今天这位儿科优秀青年医师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专科蔡洁皓,他用专业治愈病体,用温柔安抚恐惧,用感性治愈心灵,为上海的抗疫筑起了铜墙铁壁,他是孩子们喜爱的“大白”爸爸。

孩子的笑容,是我的多巴胺

“来,宝贝,叔叔听一听。”蔡洁皓戴着听诊器,语气温柔地安抚着孩子,也安慰着家长。

2013年复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蔡洁皓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工作至今。传染科收治的大多是传染性疾病的患儿,比如麻疹、水痘、甲型流感、手足口等,外人多少有些“闻之色变”。遇到个别烈性传染病,医生们常常还要着隔离衣或防护服,动辄就得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儿科通常被叫作“哑科”,因为孩子大都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症状,且有时病情变化较快,更需要医生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工作强度大,承担的风险高,需要儿科医生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每逢季节变化,他们上班就像打鸡血般忙碌着,中午可能只有五六分钟时间扒拉几口饭,就得接着看病。

可蔡洁皓愉快地在这个科室工作了数个春秋,一边安抚患者的焦虑,一边用乐观精神缓解同事们的辛苦,“我母亲就是一名护士,她是我从小最钦佩的人,而孩子们健康的笑脸,更是我的多巴胺”。

记得几年前一个冬天,医院接收了一名转院而来的4岁女孩雯雯(化名),女孩此前在一家私立医院治疗,久治不愈,送来时犹如刚刚跑完100米,呼吸非常急促,状况糟糕。“她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损伤。”蔡洁皓回忆,如果不看孩子的临床情况,光看肺部影像学资料,应该插管治疗,但插管治疗也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并发症。孩子父母急得泪流满面,带着祈求望着医生。这让蔡洁皓再次斟酌起来,根据他的经验,小女孩如果不进行呼吸机有创治疗,在度过24~48个小时最艰难的时刻,可能会迎来一个向好的转机;如果插管,小女孩就得进监护室,父母不能陪同。“四岁小女孩,没有父母的陪伴,治疗和护理会很麻烦。”于是蔡洁皓决定给小病人用上无创的呼吸机,给予高流量吸氧,还用了抗流感的达菲,两天后,小女孩如愿好转起来。“原本我们都绝望了,没想到经过你的精心治疗,我女儿现在越来越好,你真是白衣天使。”家长连声感激。

“是这些家长百分百的信任,让我决定冒险,治愈后小姑娘冲我甜甜一笑,让我觉得真值!”蔡洁皓介绍,如今他还与这个家庭结为朋友。无数的孩子在他手中痊愈,他们开心的笑容,健康的调皮,是蔡洁皓坚持悬壶济世,脚踏荆棘,不觉痛苦,精益求精的最大动力。

严守儿童新冠感染第一道防线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众所周知,众多医生去年都站在阻击新冠感染的最前线,感染科医生更是这场抗疫中的先锋。去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武汉暴发,随后蔓延全国。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被列为上海市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唯一儿童专科定点医院,是阻击儿童新冠感染的最前线。

“在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发病率、病死率数据不详的情况下,在外界社会恐慌情绪开始蔓延的时刻,我们感染传染青年突击队决定把风险最高的工作拿下。”蔡洁皓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毫不犹豫地投身到隔离病房的工作中,作为感染传染科专科主治医师全面负责病房的日常工作,从疑似病人的筛查到确诊病人的诊治,始终战斗在一线。为把上海经验第一时间向全国同仁分享,他白天战斗在临床前线,晚上总结诊治经验,先后在《中华儿科杂志》和权威感染病杂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论文总结儿童治疗经验,这在国内还是首例。

去年3月,国内疫情基本控制,可上海的输入病例却日渐增多。根据卫健委指示,儿科医院需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山区)管理18岁以下新冠病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蔡洁皓临危受命,作为队长率领儿科医护团队赴金山公卫整建制接管儿科病房。隔离病房不同于其他病房,院内感染是防控的第一关。在病房布局完全不清楚,系统完全不熟悉,儿科药物剂型不全的情况下,蔡洁皓和他的队员们开辟了儿科第二战场,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一个多月的奋战,全部儿科病例清零,无一重症病例发生。他也因此获得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复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回忆起这段经历,蔡医生想起的不是艰辛,依旧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我们收治过一个宝宝,是武汉过来的患儿,她可是我们的团宠宝宝,我们给她起了个名字叫‘豆豆’。”蔡医生回忆,“豆豆”当时只有1岁多,武汉人,跟着家人旅游,在上海逗留期间爷爷最先出现症状,之后全家9口人有8人同时感染。爷爷病情最重,在公共卫生中心治疗,用上了呼吸机。豆豆和她10岁的哥哥同时感染,在蔡医生负责的医院治疗。豆豆很害怕打针,很害怕采样,因为采鼻拭子咽拭子要挖鼻孔探喉咙,因为经常是蔡医生来采样,豆豆看到蔡医生就哭。“我们就在隔离服上画上各种卡通人物,告诉他们,我们是来帮助他们打败病毒这个小怪兽的。我会陪豆豆哥哥画画做手工,给哥哥讲故事,两个小家伙立刻勇敢起来。”因为年龄小,用药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哪些药能用,哪些药有副作用等。这给新冠肺炎的治疗增添了不小的难度。“用药时,我们曾玫主任带领我们反复斟酌再斟酌,谨慎再谨慎。”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豆豆顺利出院。非常幸运的是,他们全家也都成功治愈了。

“当看到豆豆一家相拥在一起抱头痛哭时,让我感觉到医生这个职业无与伦比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蔡洁皓说,小朋友喊我们“大白妈妈”“大白爸爸”是我们最骄傲的时候。

近期上海又发生零星本土病例,于是外界关注蔡医生是否又将奔赴金山公卫。“其实上海输入病例未断,我一直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儿科医院两头跑。”蔡洁皓说,在外界不了解的情况下,他已经治愈很多新冠宝宝和小留学生。

“让孩子和家长们放心,我们就是他们的哨兵,只要警铃响起,必然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全力守隘。”

【 问答 】

青年报:工作第一年的心态和现在的心态,分别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来形容。

蔡洁皓:第一年激情澎湃,现在稳中求进。

青年报:一名儿科医生最需要拥有怎样的特质?

蔡洁皓:临危不乱,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素质,当然这种需要历练。

青年报:会考虑开一个公众号,多解答一些网络问诊吗?

蔡洁皓:开过,但没用过,当初是想做一些科普,但工作比较忙,就没继续。我觉得每个人精力都有限,目前我还是先把科研水平提升一下,在感染领域,做一些真正有益的事情。

青年报:如果给你一个悠长假期,你最想做什么呢?

蔡洁皓:好好陪陪孩子,带孩子去远行,去爬山。我有两个孩子,一个7岁半,一个2岁,不用担心我搞不定娃。众所周知,不管白天还是深夜,儿科都是患者最多的地方,每位医生可能每天要接待上百个患儿,所以“带娃”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小菜一碟。

青年报: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对患者的家属说一句话,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蔡洁皓:别害怕,我和你们在一起,医患可能有纠纷,但医患的目标是一样的,家长的信任是我们努力的勇气。

青年报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