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共学同做|为“最美逆行者”画像,助全民抗疫“一笔之力”
2021-08-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凌睿

这个假期,浦东、闵行、杨浦的街道社区医院多了一些青年大学生的身影,他们是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他们就坐在医护人员的不远处,用画笔静静地记录下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接种新冠疫苗的画面。

“画得还挺逼真的咧,把我们平时工作的状态都画出来了!”看到来自同学们现场创作的速写作品,五角场街道疫苗接种点医务人员徐燕英心生欢喜。

八年来坚持记录劳动者

今年主题聚焦“最美逆行者”

这已经是二工大“职业速写”社会实践系列项目开展的第八年。往年,二工大学子们曾选取地铁基地运维者、军人、教师、环卫工人、物流工作者作为描绘的对象。今年,他们的实践主题是“众志艺心,最美逆行”,实践团队选取了参与疫苗接种工作的社区医务工作者作为描绘对象。

“我们每年在劳动者群体的选取上都会结合时事热点。去年还处于疫情暴发的高峰期,而今年已经进入了全民接种疫苗共筑抗疫防线的阶段,我们希望能记录下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工作状态,向社会展示劳动者的风采,传递正能量,也是希望更多人参与到疫苗接种中来。”项目负责学生、来自产品设计专业的裘若彤说。

在大家看来,速写可以在短时间内有较高的完成度,这是其他艺术创作方式无法达到的。此外,速写线条感强,也有一定的张力,能更好地捕捉劳动者们在工作中的形象和动态。此次,为了更好地完成绘画作品创作,讲好“最美逆行者”的故事,团队还以摄影和采访的方式,从多方面深入地了解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及背后的故事,也用手中的画笔助全民抗疫“一笔之力”。

做“逆行者”的记录者

感佩医护人员的“坚守”

为了能通过速写作品更好地讲述医护工作者的故事,在抵达社区医院后,团队成员往往会先了解医院布局和工作概况,仔细观察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后,方才找机会下笔。

“我一般会选取针扎进去的瞬间。”大学生张一然说。她坐在离医护人员约5米的位置,在确认不会影响到正常接种工作后方才大胆下笔。眼前的医护工作者全神贯注地下针,这边的张一然目光如炬,认真观察眼前的画面构图及人物神态,短短20分钟的时间,一幅栩栩如生的素描作品便呈现在大家面前。

学生们也会在医护工作者工作空余时主动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与工作挑战,从而更好地体现人物特点。“在问到作为前线抗疫人员,家属是否会担心的时候,主任的那句‘只有守护好大家,才能保护小家’令我印象深刻。”张一然回忆。

令大家最为动容的,其实始终是医护人员的“坚守”。“很多接种点的条件其实并不算好。无论是室内室外,他们都需要穿着防护服完成接种工作,哪怕是蚊虫叮咬还是汗如雨下都在所不辞。”裘若彤把这一切都记在了心里。跟随医护工作者工作一日后,裘若彤意识到,对于每位前来接种疫苗的社区居民而言,接种只是几分钟的事,但对于医护人员,只要有人前来,就是工作的周而复始,有时候一忙就是几个小时,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面对居民们的亲切问候和询问,他们也一直给予积极回应。”沈静怡说,在她看来,实践中见到的最温暖的瞬间就是在面对每一位居民的询问时,医护人员都会认真地进行答疑解惑,看到居民们变得渐渐热切熟络起来,自己心里也暖暖的。

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在学生们的笔下成为了定格画面,呈现的画作风格各异:有的同学喜欢通过明暗关系打造故事感,而有些同学则用线条展现护士接种时的动态。创作风格虽然不一,但流淌的都是真情。

优中选优

有望将作品转化成温暖文创致敬医护

在参与本次实践的团队中,共有20人负责绘画创作。团队最终将选择50张左右的作品集结成册,并为其中的30份作品配上文字故事,最后以作品集的形式呈现出来。

“同学们的创作热情都很高。”裘若彤说。据了解,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位同学提交的作品就有8份之多。为了更好地呈现医护人员的工作风采,除了线下走访创作外,团队还会从网络上选取流传度较广的摄影作品进行绘画创作。为保证作品质量,在线下完成作品创作后,同学们还会根据当天照片,不断修改和完善作品,希望能在能力范围内做到做好。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大众呈现医护人员不为人知的故事,让广大市民加深对这一群体的了解和关注,同时也能向更多人普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裘若彤如是期待。

除了作品集外,创作团队还计划将作品制作成书签、帆布袋、笔记本等文创,作为礼物回馈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凌睿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