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工匠的百年无轨电车“求变”之路
2021-09-0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施培琦/图、视频

早上10点多,位于广东路的德兴馆外卖窗口已经排起了长队,这里有上海人喜欢的熏鱼、四喜烤麸、鲜肉月饼。有不少资深食客还是特意乘14路无轨电车过来的,隔着几个门洞,14路终点站就在旁边。

“这是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到现在已经有107年10个月的历史了。”9月7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随80后“上海工匠”、上海无轨电车线网运行维护组长孙军,直击架空线保养,探访百年无轨电车之“求变”。

  未来上海的传统无轨电车或将减半  

1914年11月15日,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14路通车,自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口)行至老闸桥(今福建中路北京东路口),线路长1.10公里。正是这条14路,经过百年积淀,如今已经延伸到了杨浦区。

无轨电车需要用“辫子”挂上架空线,边行驶边接受供电,架空线的高度在5米4左右,保养工人需要通过高架车才能够得着。线网经过长时间运行,悬吊点会出现不平整和扭曲,就需要人工保养,只见工人们在空中把架空线的位置调整到正常,确保电车行驶顺畅。

孙军所在的上海现代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无轨电车供电保障。保养工作一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白天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晚上进行各类线网施工。全上海现在一共有300多公里无轨电车线网,由100多名线网工“保驾护航”。

出生于1984年的孙军,年纪轻轻就已经入选“上海工匠”,他的匠心是:提升国内无轨电车接触网的技术水平。

无轨电车的“小辫子”,曾经是这座城市的标记。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架空线成为影响城市景观和出行安全的一个痛点。为此,不久的将来,上海的传统无轨电车或将减半,只保留14、15、19、20、23和24路,还有一条年轻的71路中运量。

眼下,这保留下来的7条无轨电车线路也在积极“求变”。像15路肇嘉浜路的天钥桥路—宛平路路段就在进行线网优化改造,通过引进全新的架设理念,并结合新研发电车综合杆及线网配件,减少40%的路口电杆和50%的布线,进一步提升上海无轨电车的运营品质。

“现在,我们对于架空线的要求就是简洁,美观,减少立杆。”孙军介绍说,借鉴地铁和欧美先进线网技术,提升上海无轨电车线网的架设理念,近些年研发的最新技术包括:新型线夹式绝缘分段器、新型线夹式线网交叉器、弯道双支撑悬吊、斜拉式弹性悬吊等。

  研发新技术为71路中运量“保驾护航”  

说起来,孙军的成长经历也颇为励志: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开始干起,用3年多时间从维修工当到班组长,又用业余时间进修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并且成长为“上海工匠”。

孙军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家住小南门的他,从小乘坐11路出行,对于无轨电车有一种特殊的情愫。

2015年刚刚担任上海无轨电车接触网技术员时,孙军发现当时国内无轨电车接触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落后,接触网架设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比欧美先进无轨电车线网架设技术,故障率、平顺性都有非常大的差距,这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提升国内无轨电车接触网的技术水平。

2017年以后,上海第一条中运量上线运营,为了体现出便捷、高效的优势,对车速的要求增加至60KM/H,传统电车接触网出现了严重不适应的问题,接触网故障高发,严重影响了中运量的正常运营。

孙军利用在轨道接触网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电车现有的线网配件,研发了一款全新的连接线夹,经过几次调试,最终研制出了全新的新型绝缘分段,目前71路中运量及市区线网40多处分段都已更新为新型绝缘分段,运营至今未发生一起故障,并且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2018年,孙军在“新型绝缘分段”的基础上开始对传统的交叉器进行技术革新,交叉器不同于分段,它安装工艺复杂,配件种类繁多,设计难度高。

“为了降低整体重量,我不断同厂方沟通,翻阅各种资料,选用了7系铝合金作为此次配件的主材料,试制的新型交叉枢纽件,安装简单、可靠性强、美观度高,车辆通过平顺,且后期保养简便。”孙军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通过两年的实际试用中未发生任何故障,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2020年,孙军又相继研发出全新的“弯道双支撑悬吊总成”“斜拉式弹性悬吊总成”线网配件,新配件的上线完全消除了触线磨损的现象,并且使原来弯道触线的使用寿命从3年左右延长至10年以上,单个弯道节约成本近6万元,一年可以节省接触线大修成本近30万元。

目前上海所有的弯道均采用弯道双支撑架设方式。此外,交叉器、弯道双支撑、斜拉式弹性悬吊等技术也都在申请专利当中。

靠近广东路德兴馆的路口,有一根与14路“同龄”的“古董”集电杆,是孙军和他的师傅——市劳模周庆彪一同“修旧如旧”的成果。只见这根钢杆采用套杆的方式伫立,“身高”约9米,由于立于弯道处,需要“吃力”,杆身粗壮。此根复古钢电杆采用了全新的喷塑技术,历经风吹雨淋依旧傲然挺拔。

劳模带工匠,是一种传承。这根集电杆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正如无轨电车仍将继续活跃在上海交通的历史舞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