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声音是什么?来这些海上金曲的幕后故事里找答案
2021-09-09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视频 受访者/图

“海上金曲来自于当年艺术家生活里的小确幸,所以这些歌曲并不是靡靡之音,而是充满了正能量。”“张爱玲在《谈音乐》里提到,上海当年的音乐歌曲用的都是世界的流行音乐,所以那时我们做的音乐是跟世界同步的。”9月8日晚,上海歌剧院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王维倩和主持人、歌手、演员戴军做客“丁乃竺的会客厅”,在上剧场与著名戏剧制作人、上剧场CEO丁乃竺一起分享自己对海派文化和音乐的理解,深情演绎上海经典金曲,用独特的嗓音追忆时代的过往。

 ◆ 重拾海派文化的精气神儿 ◆ 

今秋,王维倩、戴军再度携手上剧场,共同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流金岁月》演唱会——这是两人对海派文化的一次全新探索。当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基因与音乐碰撞,融汇出了那个年代独有的“海派音乐”风格,兼具经典与流行的魅力。

多年来,在上海生活的成长经历和丰富的演出经验,让王维倩、戴军自然而然地把早已揉进基因里的大量海派文化元素和灵感,融入到这次《流金岁月》演唱会的表演当中。戴军说,海上金曲留存到现在的大概有8000多首,他最喜欢的是《渔光曲》。1937年,这是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拿奖。王维倩说自己最喜欢的是《花好月圆》,这首歌虽然大家耳熟能详,却一点不俗气。“我是个江南人,对江南的韵味特别敏感,像歌词中的’浮云散、明月照人来’,这种音律押韵,最早来源于昆曲中的长短句,这是中国文化独有的部分。同时,它又采用了当时世界流行的爵士乐配乐,可谓中西合璧,使用国际语言。直到现在,这些海上金曲依然有着生命力。”

戴军举了一个例子,像《送别》,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儿童歌曲,从《送别》开始中国的学堂里开始有了学堂乐府。这首歌最早源自南美,后传到日本,名字为《旅愁》,后来李叔同去留学,便把这首歌填词带回了国。

作为一名歌剧演员,王维倩走过世界的很多地方。她发现,人们对上海特别好奇。“上海人的品质造就了海上金曲的文化、命运。也许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每个上海人,都会在生活中寻找小快乐,用这些小确幸抵挡生活中诸多不如意。那时,上海人形成了一种奇异的智慧。”

 ◆ 打开海上金曲的尘封往事 ◆ 

在他们的现场分享中,王维倩说:“海上金曲,就是中国两岸三地流行音乐最早的源头,也是文化起点,包括我和戴军也只是海上金曲当中的两位传承者而已,包括现在让孩子们加入演唱,也是希望让她们接受这样的美学教育,把海上金曲传承下去。这些金曲现在听起来还是不落伍的,非常时髦。当年,每一首海上金曲背后都有一段尘封的往事。”

为了筹备《流金岁月》,他们做了很多幕后功课,越深入了解,越发现这些昔日金曲都是巨大的故事宝库。戴军说道:“经过几年的酝酿,我现在个人会唱的海上金曲已有200多首。当年的音质效果虽然极不理想,但是当你听进去以后,真的会被它们吸引。我发现周璇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歌者。从她的《五月的风》到《花样年华》都非常经典。我们现在很多美声歌唱家演唱《五月的风》都比较高亢,也有喜悦之情。当我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后,才发现它讲的是家国情仇,是很悲哀的。五月,上海沦陷,花也不开了,鸟也不唱了。连云朵都已羞愧得离开。现在再听,你会觉得当年这些创作者都很有家国情怀。”

 == 对话 == 

文化拾遗,更显传承责任

青年报:在了解这些海上金曲的幕后故事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王维倩:以前,我们听到这些歌曲都是独立存在的,并不是很清楚其背景。我和戴军做功课时发现,这些艺术家都出现在当年的左翼电影中。这是中国电影的辉煌时期,集合了当年中国最优秀的一批艺术创作者。我们温习了很多左翼电影,看一部惊叹一部。

戴军:比方说聂耳,23岁因为溺水去世,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伟大的作曲家。小时候不懂,以为他只写过《义勇军进行曲》,后来发现,像我刚才台上唱过的《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金蛇狂舞》《卖报歌》《毕业歌》都是聂耳的作品。聂耳在百代唱片做音乐部主任时,他经手制作了2000首歌曲。他23岁去世,在那个年代就是一个绝世天才。

王维倩:在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中,也有生活情致,写花草、写爱情,写人生,但是一旦遇到大的社会动荡,便会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这样具有民族气节的歌曲。像贺绿汀先生的代表作是《游击队之歌》,同时他也会写《牧童短笛》《天涯歌女》。现在回看那个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是非常接地气的,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在了解了这些海上金曲的幕后故事以后,我们更加觉得上海人更有责任对这些上海的历史人文做以传承。

我最大的感触还有,当年的海派文化就曾引领时代潮流。我曾演唱过白光的一首歌《只要我爱你不管你爱我不爱》,大家可能都以为当年受到封建余毒,对女性的期待是温顺和保守的;但是这首歌写出了当年女性的爱情观:我爱你,和你无关。现在想来,这些都深具新女性思维。我后来特意查了一下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他们同属于一个时代,足见当年上海新女性的与时俱进。

青年报:有评论把你们对海上金曲的演绎,定义为“上海的声音”。二位觉得“上海的声音”有哪些鲜明的标签吗?

戴军:我很喜欢这个标签,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说到上海人,其实都是新上海人。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说到“上海的声音”,它一定有三个标签:包容、洋气、摩登。

王维倩:还有一点,属于上海的声音一定是非常积极的。我希望上海的声音是能够为大家传递真正的正能量,即便生活很艰辛,我们也能找到各自生活中的小确幸,带着希望和理想前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视频 受访者/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