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大先生”诞辰140周年,去虹口感受更真实的鲁迅
2021-09-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除署名外)

2021年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9月25日,由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纪念鲁迅主题活动正式举行。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和“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曾经居住过大批文化名人。鲁迅最后十年生活在虹口,鲁迅的众多作品在虹口诞生,虹口也是鲁迅最后的安息之地。本次纪念鲁迅主题活动通过进一步深挖鲁迅先生与虹口的红色历史资源,再现鲁迅在虹口生活和战斗的足迹,让市民群众看到一个更真实的鲁迅,共同感知实践鲁迅精神。

 “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项目启动 

位于四川北路2050号的内山书店旧址见证了鲁迅与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的友谊,至今,里面还存放、展示着各种珍贵的史料。今天上午,“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项目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

据了解,该项目将由内山书店旧址和新华书店山阴路店整体贯通而成,总面积为800平方米左右,是一个以书为本的小型文化综合体。以鲁迅的创作脉络和社会文化活动为核心,全方位陈列展示鲁迅相关作品,用书籍为读者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鲁迅。同时,重点引进和推荐日本出版物中关于中国文化、上海题材的优秀原版书籍,将鲁迅与内山的伟大友谊通过当代出版物的交流发扬光大。

为了呼应周边“鲁迅小道”的打造以及赋能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该项目将辟出充足的场地打造文化活动空间,包括沉浸式文化小沙龙、甜爱路诗歌之夜、艺术展览、咖啡空间等。此外,该项目建成后还将与“1925书局”形成遥遥相对的两座文化地标。

 “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揭牌 

受访者供图

沿着“鲁迅小道”,一路来到长春路319号——木刻讲习所旧址。1931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先生在此举办了暑期木刻讲习会。他邀请内山完造胞弟内山嘉吉主讲,并自任翻译。参加讲习会共有学员13人,时间只有6天,却像一粒火种,燃起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熊熊烈火。为了探讨鲁迅先生倡导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推进中国革命美术发展的重要革命意义,虹口区在今年上海市第一批红色革命遗址、木刻讲习所旧址打造了“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今天也举行了揭牌仪式。

修缮后的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进门处的围栏呈现锈红色的年代感,参加暑期木刻讲习会的13位学员的名字进行了镂空处理,低调也不突兀。走进陈列馆,一件镇馆之宝立刻映入眼帘——当年讲习会结束后,所有人在对面草地的合影。在与鲁迅有关的珍贵文物及文物的复制品中,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位伟人的气息。

在木刻讲习所旧址修缮过程中,位于此处的余庆坊居委会也同步进行了升级改造,打造成为具有沉浸式办公特点的“艺苑朝华”社区会客厅,实现其社区会客厅和居委会办公相融合,红色文化与社区服务融合,居民不需要跑一趟办公大楼或是机关,而是在家门口的红色文化场馆,就能轻松地将自己的需求解决掉,展现了虹口城市软实力。

拾级而上,这家以“艺术、文化、休闲、服务”为主题的社区会客厅就在木刻讲习所旧址二楼。此刻,一场由上海知名版画画师邹向群带来的体验活动正在进行着,在他的指导下,来自鲁迅初级中学的13名学生共同完成了一幅纪念鲁迅先生的版画作品。据悉,这些学生也是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的志愿者,之后将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的讲解。

七年级的季寒璐和八年级的周益盛自进入中学后就加入到了学校的“朝花”志愿讲解队,分别在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担任了志愿者讲解员,这次,他俩负责为这些新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同学们传授经验。“通过讲解,让我们和鲁迅先生的距离更加近了,在阅读他的作品的时候,也更加容易理解。很荣幸可以担当志愿者讲解员,为更多人讲述这位伟人的故事。”

 打造“鲁迅主题露天文献馆” 

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鲁迅小道2.0”改造项目也正式完工亮相,力图为广大市民群众带来更具内涵、更有深度的行走体验。

自2018年起,虹口区组织各方专家学者对鲁迅先生在虹口的生活轨迹进行研究论证,串联起景云里、拉摩斯公寓、大陆新村、左联会址纪念馆、内山书店旧址、多伦路文化空间等6处与鲁迅先生关联密切的点位场所,并布设地砖、介绍牌等标识系统,于2019年第二届鲁迅文化周期间正式推出,成为弘扬鲁迅精神的全新红色文化地标。两年以来,“鲁迅小道”先后推出“循声探秘·鲁迅”城市漫游剧、“鲁迅小道”手游、“鲁迅小道”墙面艺术彩绘等延伸和补充产品。

此次,在原有“鲁迅小道”基础上,新增“木刻讲习所旧址”陈列馆,打造“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拟在四川北路邮局推出“鲁迅主题文化邮局”,将原有“鲁迅小道”6处空间扩展到9处,这9处空间都将成为展现真实的鲁迅、弘扬鲁迅精神的载体。

受访者供图

“鲁迅小道”也将由原有的900余米拓展至1600余米,搭建成为“鲁迅的世界”。另外,“鲁迅小道”同步对原有标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推出“中、英、日”三语的线上浏览系统,增设指示性标识,提升“鲁迅小道”的路面装饰性和公众行走体验,让“鲁迅小道”能成为感受鲁迅先生的城市文化景观。

为更好地讲述鲁迅在上海虹口期间参与参与左翼文化运动、扶持进步青年,参加反战运动、抨击黑暗势力,以笔做投枪的人生经历,虹口推出了“鲁迅主题露天文献馆”。通过结合鲁迅日记,选取32条鲁迅在虹口十年的重要经历,在“鲁迅小道”多伦路段打造“鲁迅主题露天文献馆”。

整个“鲁迅主题露天文献馆”依照时间脉络,用亲切简练的文字,引导市民群众跟随鲁迅先生昔日的脚步,了解鲁迅先生从初来虹口到在虹口逝世这十年中的历程,其中不仅囊括了鲁迅先生营救共产党人、参与反战运动、支持左翼运动等革命战斗经历,同时也展现了鲁迅先生结识中外友人、喜得独子海婴等生活图景,让市民群众看到一个更立体生动、更全面深入的鲁迅形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