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后迎来首个假日,学生志愿者成讲好百年校园故事的“青春使者”
2021-10-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您好,请您测温并出示行程码和随申码。”苏州河滨河步道华政段开放后迎来了首个国庆长假。华东政法大学邀请平日在松江校区学习的学生来到长宁校区探访百年校园的文化故事。

与此同时,校团委还招募了一支学生志愿者队伍,既有测温维持秩序岗的,也有穿行于校园热情为大家讲解“建筑可阅读”的,这群学子争当讲好百年校园故事的“青春使者”,也成为假日里又一道暖心又富于活力的风景。

在展览中品读红色历史

金秋十月的苏州河畔,阳光在树荫中留下闪耀斑驳,伴着鸟语花香,一场“探访百年校园的文化故事”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开展。

今年9月下旬,华政长宁校园整体风貌融入苏州河滨水景观,改建成为上海第一个全面开放的历史风貌校园,在让市民最大限度享受最美公共开放空间的同时,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苏河明珠”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为此,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在国庆首日变身“一号志愿者”,他来到格致楼“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现场,为学生们细致讲解,从展览名称的由来谈起,围绕红色印迹、海派寻迹、法治足迹三个展区,讲述了自五四运动开始,华政长宁校园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上海高校第一个党总支成立、上海解放前夕最后一名中共地下党员陈仲信牺牲、学校发展史与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同频共振等数十个小故事。

在建筑中阅读红色故事

刑事法学院孙丝微同学在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文物实物中流连许久,“那是诉说华政园里一段不能忘却的红色历史,让我真正理解了苏州河畔百年校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其实,华政园里的一砖一瓦都讲述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基因。校园内分布着27栋达到“国保级”的“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包括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交谊楼”,举行过“六三”爱国运动的“六三楼”,孙中山曾经发表过爱国演讲的“思颜堂”等。

一幢幢楼宇不仅是华政园历史的缩影,同时也是共和国发展的见证。其实,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同样期待并欢迎市民们自己亲身去探寻。

在郭为禄看来,学校对公众开放了,沿着苏州河滨河步道,大家可以方便地步入校园,是来看绿化、看建筑?看风景?这大概还不够。“一代代前辈创造了百年建筑里发生的事,是学校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通过展览、志愿者的讲述,对大家了解这些故事将更有意义。”

“市民喜欢我们的学校”成志愿服务不竭动力

郭为禄所指的志愿者服务队,从这个国庆假期起全面上岗,并将根据预判客流量动态配比人员排班。

无论是各个通往校园的出入口处测温维持持续,滨河空间“一带十点”的引导,还是穿行于校园楼前为市民游客服务的学生志愿者们,都统一穿上橘色背心,只要提问,他们就会热心解答。经过校团委的统一岗前培训,他们还都能向感兴趣的市民讲述百年校园里老建筑的故事。

2021级研究生张嘉雯加上前期的试运行,如今已经是第三天当志愿者了。“这是第一次来到出入口服务,主要是负责检查一下市民游客防疫信息的登记和查验,协助保安进行一下秩序维护。”从节日服务来看,张嘉雯切实感受到了大家对于苏州河滨河步道行走和阅读校园的热情,“我们学校环境非常美丽,得到市民朋友的喜欢,这让我们深感自豪,也有了不竭动力。”

张嘉雯的本科也是在华政度过,是一名老华政人,但之前她在松江校区学习,如今搬到长宁校区继续读研究生,这让她得以有更深入地机会更多亲近校园历史,她希望自己能长长来做志愿者,把更多校园的故事带给大家。

“我感到很骄傲,看到大家对华政感兴趣,与有荣焉。”同样发自肺腑觉得市民认可学校喜欢学校而显得十分开心的,还有志愿者韩越。她是一早从松江校区赶来长宁校区的,“我提前去确认了一下著名建筑与我服务点位的距离和方位,加上提前储备的建筑故事,可以更好地向市民推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