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颜值、科技加持……直击沪上高校垃圾分类用新创意出实效
2021-10-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分批错峰报到,十多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终于携着各自的梦想开启大学生涯。与其他城市不同,新生还要养成一个新习惯:垃圾分类。为了解答好这道题,大学录取通知书里同步寄送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内容、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和常规宣传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分支机构,成为在沪高校的“标配”。

据上海市最新生活垃圾分类考评数据显示:2021年1到8月,全市综合平均分90分以上的高校达到100%,与2019年相比相关评分大幅上升。这一“跃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萌新们还会有怎样的不期而遇?10月9日下午,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实地走访沪上部分高校的“垃圾站”,直击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取得更大实效。

▎复旦大学 ▎

  智能物联环卫垃圾箱防止异味飘散  

为有效推进学生园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学之际,复旦大学制定了《复旦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公约》,涵盖分类标准,投放管理制度等内容,公约不仅放入新生大礼包,而且在生活园区广泛张贴,使广大新生在踏入校园之初第一时间学习到了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

学校还采购75组智能物联环卫垃圾箱,初步建立了覆盖全部四个校区的垃圾分类“物联网”。这些智能垃圾箱具备数据传输、共享功能,通过对设备位置、状态,投放次数与占比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过程的全流程管理。

在北区学生宿舍园区,记者看到了这款含有太阳能面板的垃圾收容器。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太阳能发电,实现感应投放、垃圾收容器内部压缩、计算垃圾存放量等实时监控,在后台,也会收到提前“预警”信号,方便收运人员及时清运。“没有垃圾投放时,箱体的口都是闭合的,途径时也不会感到有异味散发。”一位正在投放干垃圾的学生说道。

记者了解到,复旦还通过引进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在垃圾压缩站安装消毒除臭环卫一体机。该套设备不仅可以通过雾气沉降杀灭干、湿垃圾表面,垃圾桶、地面等表面的细菌病毒,有效去除臭味,而且可以通过高压冲洗龙头,用次氯酸消毒液对垃圾房地面地沟、外部场地渗透液等主动冲洗杀菌消毒除臭,大大改善了校园环境卫生。

▎同济大学 ▎

  为图书馆等公共区域量身定制个性化收集容器  

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图书馆中央区域讨论角,摆放着红、蓝、黑、棕4色大小不一的收集箱体,分别用于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纸类专用)、可回收物(塑料瓶、易拉罐专用)、干垃圾、湿垃圾。这是同济大学师生团队为图书馆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收集容器。

仔细观察箱体,从细节可看出设计者的用心。尽管都是用于可回收物的投放,但回收纸类的箱体投放口是长方形,回收塑料瓶、易拉罐的箱体投放口是两个个圆形,直观引导正确投放。相比之下,湿垃圾的箱体显得更窄小些。原来,图书馆不鼓励学生携带食物入馆,但考虑到大厅有自助咖啡机,因而只在一楼设置了一个小的湿垃圾箱。二楼及以上楼层全部不设湿垃圾箱。紧挨着的墙面上还张贴着学生设计的“同济大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创意海报,相关引导性标语标识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原来,看上去是对几只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改革,背后却是同济大学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对图书馆垃圾分类进行个性化、精准化布局和设计改造,源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晗雪等3位本科生开展的一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课题成果——团队在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所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何品晶教授指导下,通过实地调研图书馆垃圾产生特征,摒弃了此前各处均一设置4个大小相同垃圾桶的粗放模式,探索更加合理高效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创新模式。

而在图书馆南侧教学南楼大厅一角,在回收饮料瓶的蓝色箱右侧,还专门外挂一白色小篓,专用于回收饮料瓶盖,同时,贴士甚至会提醒师生将瓶纸撕下至干垃圾。学生志愿者说,如此细分一只饮料瓶,是为了更好细分可回收物,为后期资源化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

在同济,如今依托环境学科优势,正从理论上推动学生建立系统化、结构化的垃圾分类知识体系,何品晶教授则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起公共选修课“垃圾分类与社会治理”,进行垃圾治理专业技术和治理实践教学。

“爱分类爱回收”垃圾分类项目同样充分调动起师生通过奖励制度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减量化、规范化、数据化的热情。33台回收机分布于校内宿舍区、教学区,每年回收量超过820吨,而全校师生因此每年积分到账、微信提现的结算金额已达82万余元。

▎上海音乐学院 ▎

  垃圾房变身网红打卡点  

校园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处景点,都是思想的传递和文化的表达。为了营造垃圾分类环境氛围,上海音乐学院更加深化美丽校园建设,增加了景观廊架与坐凳、庭院灯、绿化、人行道,创造一个休憩、阅读、漫步的绿色学习生活空间。窗台绿植枝繁叶茂,瓷砖地面光可鉴人,垃圾分类容器与周围的绿化、小景融为一体。

特别是汾阳路校区,在一幢幢飘出音符和旋律的百年小楼之间,还有一处新增的“网红”打卡点。通过下拨专项资金改建垃圾房,并将垃圾房取名为“旧料别院”,出人意料地变身为校园师生拍照“景点”之一。

别院内外,改造集中投放点,配置垃圾分类容器,四色垃圾桶摆放整齐有序,各类操作器具有名有家,同时全校开展湿垃圾就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整个汾阳路校区已经实现湿垃圾“零清运”。另一个零陵校区的湿垃圾处理项目也在建设中,年底将投入使用。

大学有学科,学科有优势,更有与垃圾分类新时尚的结合点。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侯立玉说,发挥音乐专业特长,组织学生创作了一批宣传垃圾分类的歌曲,其中,《垃圾分类一道来》经过精选成为校园歌曲,多次走出校门,在街道、社区、公园、医院等平台演出。

▎上海建桥学院 ▎

  开设升级版《劳动教育》必修课  

在上海建桥学院,有一个学生社区公益项目“微家”,用以进行可回收物再利用。学生们将回收的闲置衣物、书籍等集中清洗、整理,捐赠给学校定点支援的希望小学。截至目前,共8000余件爱心衣物重获新生,遍布新疆、云南等地。

上海建桥学院副校长陈伟介绍,学校十多年前还开始实行以清洁校园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修身项目,一年前又启用校内劳动教育基地,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升级版的《劳动教育》必修课,参与农作物播种、养护、采收等生产过程,体验“一粥一饭之不易,一丝一缕之艰辛”。通过购置湿垃圾源头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设备,实现餐厨垃圾就地处理、日产日清,更重要的是将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直接用于学校绿化种植和劳动教育基地,进一步实现了垃圾的源头减量。

今年底前,学校拟建成集展示、宣传、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垃圾分类专门展示空间。建成后,将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培训,为师生打造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分类习惯的教育基地。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代大学生能否真正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关乎‘美丽中国’美好蓝图能否早日实现。”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认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抓手,“推行垃圾分类是一场新的思想变革,应当让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变成‘好习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