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完成10部国产大片无障碍版本制作,让视障人士与普通观众一起观影成为常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这种像普通人一样与其他人在同一个放映厅共同欣赏同步影片的感受是以往的无障碍电影所难以企及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加入使我们有机会与非视障者坐在一个影厅内共同欣赏影片,这体现了无障碍电影的精髓,实现了我们社会生活上的融合。”一对视障夫妻在体验完无障碍观影项目后,与记者分享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电影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促干、以干践学,从特殊群体入手,从具体工作抓起,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推进无障碍观影项目,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高视障人士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以往的观影形式会给视障人士带来各种不便,比如现场讲解会干扰观影体验,专场放映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些都远远无法满足视障人士的观影需求。而在心理层面上来说,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一样追求时尚潮流,并不希望被‘特殊照顾’,而是希望可以和普通人一样,同步欣赏到最新的大片,能够融入社会流行文化。”市电影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联合各区电影管理部门,市电影局以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为契机,共对全市影院开展了700余家次、近1500人次的影院实地调研,覆盖全市16个区。指导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影院会议等形式深入了解视障人士的痛点,并针对这些痛点,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无障碍观影项目。
记者了解到,无障碍观影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在电影制作时根据影片内容制作一条旁白解说音轨,通过在影厅内安装无障碍放映设备,视障人士在观影时佩戴专属接收器即可与他人一起同步欣赏大片,享受更为丰富的观影体验。与此同时,针对国外设备无法兼容国内放映设备、价格昂贵、现货不足、货运不便等问题,市电影局指导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委托上海电影技术厂对设备进行本土化研发,为普及无障碍设备,惠及更多视障人士打下良好基础。
自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送你一朵小红花》《我和我的家乡》《武汉日夜》《1921》《中国医生》《长津湖》等13部叫好又叫座的国产佳片的无障碍版本制作,让视障人士的观影过程不再止于了解剧情,而是进入到艺术享受的层面。最近上映的由上海出品的电影《扬名立万》无障碍版本也将在下周推出。
截至目前,安装无障碍观影设备的影院已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共53家,惠及上海近10万视障人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项目还延伸到长三角其他地区,苏州、宁波、台州、湖州、桐乡及徐州等苏浙皖地区共计9家无障碍影院。
谈到接下去的计划,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透露,希望通过不断的践行,进一步扩大无障碍影院以及无障碍影片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业标准。“在市电影局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计划是每年制作10部无障碍版本电影,之后,希望通过努力,让无障碍版本成为每部国产大片的标配,就像IMAX版本、杜比全景声版本一样普遍,让视障人士不间断地享受新片、好片,他们与普通观众一起观影将成为常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