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建居宅,一砖一瓦思华年
2021-12-12 生活

活化利用后的传统建筑。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用以安身的建筑与居住者建立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沟通,以温和的姿态看待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难以否认的是,越古老的形制工艺越能开门见山地演绎其中天人合一的智慧。站在现代住宅之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南园林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同千先生却为我们推开了一道道雕花的时光之门,任大家触摸由他悉心打通的古建筑记忆。 

修复后檐下牛腿。

于建筑中看见中国人的坚韧

1988年,秦同千创立秦森集团后小有成就。一次在出差安徽时,偶遇一幢摇摇欲坠的晚清徽派民居,这座古代建筑是典型的五凤楼形制,由于年久失修而大半塌陷。尚在使用的另一半由于人畜共居被严重破坏。秦同千第一次驻立在古建筑门前,见到此情此境,就被卷入历史的洪流,在痛心感怀的心绪中多了一份思索。他最终购买下这栋残破的住宅,雇用了20余名工人对建筑进行拍照、勘测、编号、分拆、打包、运输,整体迁至位于老家绍兴的一处仓库。抢救一幢老建筑,更重要的是复活它,而不是换个地方落灰,于是秦同千又于绍兴会稽山附近购置了一块地皮,利用这些残存的建筑材料,异地复建一幢住宅,几近还原它的初始面貌。

秦同千笑称彼时还是个古建筑的门外汉,但正是紧握住了没有框架限制的优势,此后的30余年间不断翻山越岭,日复一日地潜心钻研和实践,从江南园林营造到乡土建筑修复无所不通。经他匠心复原的古建筑,不下百幢。他介绍,江南园林多由文人士大夫来引领建造,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成文的规范,而乡土建筑多式多样,不仅形制不被束缚,同时也在创造性地发展。不久前,秦同千在海南考察民居时发现住房都很低矮,开门的方向也似乎不合常规,原来是当地多台风,因此门的朝向是根据风向设定的,建筑高度也是为了避风。“这是古人的生活智慧,同时我在建筑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坚韧。古人尊重和敬畏自然,尤其在抵抗自然灾害时,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修复机制。”秦同千举例,有些地势建房容易被水冲垮,重建时就会认真考察地形换地方,甚至洋溢着越挫越勇的况味。久而久之,越来越丰富的人文思想浸入其间,建筑充盈生命的喜悦,并且这种氛围是外延的。建造居宅不再只是单体的事情,需要让周围环境参与整体营造,这种审美功用正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

雕花楼。

营造一种生活方式

“前15年在修复,后15年尝试活态实验”——秦同千营造的非遗技艺久经酝酿,终于在新时代发展中喷薄而出。在抢救性的保护过程中,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在公共空间与私有财产之间找到平衡,一旦变成公共属性,它的后续保护难免陷入困境,若由自己私藏,也就失去了建筑的本身意义。“我复原的这些古建筑必须让人体验,这才是传承的意义。”秦同千如今连同会稽山的古宅群落在内,共建造了三处文化遗产酒店,并且正在构想以博物馆的形式扩大公众参与度。

问及如何分辨仿古建筑和复活的原建筑,秦同千笑答:“我想这有时候是一种气质,当你走近那些五六百年的老建筑,不需要别人介绍,你自己就能直接跟它们对话。”当人踏入大门,里面便是秦同千以项目总设计师的身份营造的全新天地,与其说是空间体验,不如说是一种古朴舒心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尊重老建筑的构造和技艺之时,更需要有创新的发展思维。”秦同千介绍,如果建筑内部也按照原样复制,那么待着就会很不舒服,尤其四面透风的布局在冬天会非常寒冷,因此必须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让居住体验跟上时代。甚者,从席地坐到垂足坐,我们与古人之间不仅生活方式更迭,平均身高也在增长,因此建筑的内部空间也需要升高。

不仅如此,居室陈设的品味也可中西结合,尽可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建筑得以携带着这种古今中外碰撞出来的新奇感,再次造就流光溢彩。秦同千认为,只有让古建筑与时代共同成长,才能吸引年轻人去触摸、去体验,“人与建筑,其实就像人跟人需要面对面”。唯有真正置身其中,方能领略古建筑的纯粹之美。

古宅修复前旧貌。

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秦同千赋予非遗传承的意义并不止步于体验,他试图借助古建筑引导年轻人产生疑问,期待他们在实地探访中思考这建筑是如何建造的。秦同千的古建修复专业团队由200名徽浙老匠人组成,他们人均50年以上的传统营造技艺,涵盖传统匠人测绘、大木营造技艺、榫卯工艺、砖木石三雕技艺、瓦石工艺。古建活化不仅需要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造型,还要运用丰富的科学技术。

“古代的营造也充满科技智慧,从前的建筑大师和工匠们很多都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秦同千遗憾地表示,今天的我们容易淡忘了这回事,尤其是古人运用技术去理解自然。因此,当年轻人踏进他的古建筑,他希望这是一个由疑问唤起的启蒙开始。由他主编的启蒙读物《江南寻宅记》中,著名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为他作序时提到:“这本画册是秦同千用他丰富的建造经验,为少年朋友们精心编写的一本古建筑启蒙读物。”“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为乡土立境,为生态传神”是秦同千为自己的企业制定的使命要求,就在这过去与将来的俯仰之间,他找到了传承的突破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建,是出自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他认为,建筑是历史留给人类的智慧,而被修复的古建则是民族留给后辈的未来。

秦同千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江南园林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位于汶水路的秦森企业四楼,秦同千专门打造了一方木工体验天地,从古建筑最基本的木工入门,桌上各式各样的木头代表着不同用处,比如杉木、油松、银杏木等由于韧性好,适合做梁柱,樟木的硬度和密度比较适合做雕刻。负责带教的丁博士告诉记者,只有合理运用才能造出好房子。她介绍,集团里除了专业的营造团队,还有不少年轻人慕名来学习,之前有个建筑专业的大学生,出国留学后继续在研究徽州建筑,想要把中国传统建筑传播到世界。

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年轻人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秦同千还特意开设了线上课程,把国内的工具寄过去,他们在当地根据教程建造亭子、廊桥。“造完之后在国外做展览,中国的工具、图纸和工艺,跟他们自己家乡的材料结合造出来的作品,这种融合很有趣。”秦同千和团队搭建的非遗传承平台,是希望年轻人在这里见到更广阔的世界,就算他将来不一定从事建造,但是这样一段经历对提升综合素养很有帮助。

近几年,秦同千每年夏天都会花两三周时间带队深入乡村修房子,今年在福建闽北的一个小山村里,让年轻人和孩子们动手参与修复祠堂。其乐融融的氛围让隔壁村的孩子们也闻风而来。丁博士说:“未来的非遗体验形式还可以设计得更丰富。”或许对秦同千而言,他的古建活化实践引来无数人驻足,就像当年他久久停留在安徽的五凤楼之前。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