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几乎全是90后的民乐团,上海见证了它的崛起速度
2021-12-16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几乎全由90后组成、人均还不到30岁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大概是全国最年轻的民乐团“正规军”了。12月14日和16日晚,他们延续了成团以来的传统,再度带着原创新作和改编新作来沪,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先后首演了《光明》,上演了《炎黄风情》两场音乐会,受到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追捧。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严苛的管理制度,是这支年轻队伍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 依旧带新作来上海首演 // 

12月14日率先上演的原创作品音乐会《光明》。本场音乐会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继今年5月亮相“上海之春”音乐节后,再次携新作来到上海,也是乐团2021—2022音乐季首场沪上演出。

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执棒,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特邀钢琴家谭小棠倾情加盟,精彩演绎了中国管弦乐《丝竹的交响》、钢琴协奏曲《琴动山河》以及第五中国交响乐《光明》三部委约作品,其中《光明》是首次在上海与观众见面。

经典之作《丝竹的交响》已经被沪上观众熟悉。这部乐团委约作品由作曲家刘长远创作,以江苏民歌《姑苏好风光》为素材,并且巧妙融入了评弹等江南元素,抒发了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作为乐团舞台上的“常客”,近年来,《丝竹的交响》虽然频频与观众见面,却常演常新,受到了不少乐迷的喜爱。

听完了江南琴韵,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又携手钢琴家谭小棠奏响了由中国当代作曲家张朝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琴动山河》,在“山河”“夜曲”“戏鼓”“未来”四个篇章中,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炙热的表达层层铺开,音乐会也仿佛一幅画卷延展到了祖国大地。

“由西方乐器之王钢琴和民族管弦乐交融,《琴动山河》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这是我们第二次在上海演出这部作品,相较第一次进行了修改提升。经过时间的沉淀、作曲家的完善、大家对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相信这一次的全新亮相也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谭小棠说。

音乐会下半场,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委约刘长远创作的第五中国交响乐《光明》压轴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是以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情感层层递进:从生机勃勃的美好世界到病毒肆虐人类奋起斗争,再到用爱抚慰人心,最后落在共建美好家园、团结一致战胜病毒、奔赴光明的精神力量之上,歌颂了“抗疫”英雄们不畏艰难、大爱无疆、尽职尽责的精神。

刘长远表示:“中国交响乐的发源地之一就是上海。这次带来的《光明》是表达人类命运、人类情怀的作品,通过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合作更坚定了我的创作信念,希望和乐团一同,在保留民族管弦乐民俗韵味特色的同时,开拓展现更多表达人类重大事件、具备人文关怀的作品。”

每次都带新作品来上海,乐团方面解释说:“上海是文化的‘大码头’,上海观众的素养也极高,我们带新作品来接受上海观众和业界的检阅,已经成为了惯例。”

这场音乐会后,16日晚乐团还带来了中国管弦乐版《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继续用民族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奏响“中国之声”。

 // 迅速崛起靠严格的管理 //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音乐会,如今每次在上海都能收获极高的上座率,最让乐团自豪的是,观众都是自己掏钱买票来的。“每年都来上海演出,观众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水平。”乐团方面透露。这个高水平,来自乐团极其职业化的管理。

前几年,乐团方面最被外界关注的,是严苛的淘汰制。成团后前两年的年终考核,都是新招人数和淘汰人数持平:第一年淘汰了十几人,第二年淘汰了七八人。“当然现在淘汰率降低了,因为能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已经是水平经过考验的演奏员。”乐团方面表示,“我们的淘汰制还是很科学、很职业的,只考虑是否达到我们的考核水平,而并不是机械的末位淘汰——当新招的乐手水平不如团里现有的乐手,为什么要淘汰呢?另外一个就是,乐团也是需要沉淀和磨合的,一个配合默契的乐团诞生,是不容易的。但是,对末位者,我们也会进行警示,过半年之后再看成绩。”

记者极有感触的是,这支乐团确实纪律严明。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进上交音乐厅的手续比较繁杂,但乐团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手续核验,将进场时长压缩到最短,后台进场完毕后几分钟,所有演奏员都已经入场,开始了排练。“我们对考勤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以首席开始调音为信号,在这之后才来的,算迟到,薪酬会扣罚得相当狠。”乐团方面说。

职业化的乐团管理,让乐团可以高效地专注于业务。在疫情前,他们已在全球巡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票房都是实打实的”,也引起了所到之处文化机构的关注。不久前,乐团与乐团艺术总监彭家鹏还分别斩获了2021年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国际音乐文化成就奖”两项大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