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计划”助力女大学生职业飞翔,明年海鸥湾的数量将达到30个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怎么样提升沟通能力、如何预防职场性骚扰、怎么样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这一年来,“海鸥计划”给无数女大学生就业与成长给予了支持。
为了精准对接就业创业方面的资源,市妇联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1所高校建立海鸥工作站(海鸥湾)。
记者从由市妇联、市教委主办,市女企业家协会、市教育系统妇工委承办的“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上海市女大学生职业飞翔“海鸥计划”2021年度研讨会上获悉,明年海鸥湾的数量将达到30个,覆盖到更多高校的女大学生。
● 女大学生:成长了很多收获了许多 ●
“海鸥计划”是面向全市59所高校数万名女大学生的职场成长助力公益项目。上海理工大学的胡圣明曾通过参加“海鸥计划”,她告诉记者:“这四五个月来,我真的是成长了很多,很努力地去学习工作,也慢慢想清楚了很多事情。海鸥计划不仅给我带来了许多成长的力量,也让我热爱上这项公益。希望以后可以持续关注和参与到其中,一起成长。”
上海健康医学院江悦因为“海鸥计划”有了更多底气走出校园踏上职场,“海鸥计划是我职业生涯的灯塔。让我能够站上更高更大平台将自己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也得到了海鸥姐姐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据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海鸥计划”能落地,目前他们已经在上海11所高校建立了海鸥工作站(海鸥湾),发挥高校优势,组织“她守护”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并为女大学生开展有关“职场性骚扰”和“职场性别平等”的科普讲座等。此外,还联合了上海大学举办文科联盟专场招聘活动,开展BOSS直招,促进就业资源精准对接。
这一年来,海鸥计划成果颇丰。不仅组建了一支百人“海鸥讲师团”,开设职业生涯课程体系“海鸥讲堂”,内容涵盖职业生涯规划、法律和心理咨询、应对职场性骚扰三大板块以及包括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科技学术、法律咨询、创意创新、创业就业、青年领导力、人际沟通等在内的八个类别。还开展了女大学生思想引领“海鸥之声”活动,向全市女大学生征集声音作品,共征集到36所高校105个作品,表达女大学生的心声。
而“海鸥进企业”活动也颇受女大学生欢迎,一批又一批女大学生走进多家知名企业,全面认识职场。
● 明年海鸥湾计划达到30个 ●
市妇联新闻发言人翁文磊介绍说,海鸥湾将持续聚焦女生的生涯教育需求,打造特色项目,吸引和聚集对学生生涯教育感兴趣的导师参与“海鸥湾”的工作和活动,形成专家引领、导师互助、小海鸥参与的良好循环。“为了进一步推进‘海鸥计划’落地、本市各高校将逐步建立海鸥湾,以实现与‘海鸥计划’项目实施及资源对接。”
据悉,“海鸥湾”的设立和日常运营管理由所在学校全权负责,具体内容实施部分由海鸥计划项目组负责规划,各高校也可以增加符合自己特色的内容。各高校妇委会(妇工委)联合学校学生处、招毕办(招生就业办公室)、团委、学院办公室等部门为大学生与“海鸥计划”资源和活动对接提供指导和落地有关的协助。
据透露,2022年“海鸥计划”将进一步建设海鸥湾,达到30个。将继续开展多场“海鸥进企业”和“海鸥讲堂”,举办“海鸥之声”评选,共建“她守护”内容;策划组织职业规划心理互助;探索为困境女孩提供暑期实践,与企业家一起成长的“海鸥之家”活动;策划100名海鸥领读员100场读书会活动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