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王珮瑜:聆听市场声音,但不能被票房冲昏头脑被数据绑架
2022-01-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施培琦/剪辑

“作为上海,特别有资格说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上海确实出现了很多好的人才,好的作品,有很多好的政策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化。传统文化艺术工作者要聆听市场声音,但不能被票房冲昏头脑,被数据绑架。”今年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珮瑜这样说。

王珮瑜说,就她个人而言,这些年在上海做了很多探索、实践,并一直以自己是上海本土培养的一名戏曲工作者感到自豪。“为什么珮瑜这些年可以做出一些小小成绩,我觉得,跟上海的土壤、上海的文化生态有很大关系,在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支持,对我有莫大的鼓励,也是给了我莫大的自信。”

王珮瑜一直认为,艺术工作者需要非常大的自信心,如果一个艺术工作者没有这种自信,可能在舞台上就会胆怯,就不会有好的发挥和表现。

那么,艺术工作者从哪里建立自信?在王珮瑜看来,首要的还是基本功要扎实。“基本功扎实太重要了,否则就打飘。如果你是个舞台表演的工作者,不好好练功或者不好号吊嗓,上台腿都能抖。更何况,我们是戏曲艺术工作者,对基本功的要求就更高了。除了身段、嗓音,还有对经典的理解感悟,传承方向的研究,在传承剧目上所花的功夫,甚至在教学相长上所有做的努力都属于基本功的范畴。”

其次,一定要有好的政策扶持。王珮瑜深感,政策的制定和落地,确实不是艺术工作者本身能够左右,“但倘若我们对艺术有足够有把握和信心,是可以呼唤起政策对我们的保护。”

而就市场和观众的培养引导,王珮瑜认为,要与市场同在,但同时又不能被市场绑架。

“尤其是作为传统艺术的从业者,还有一个引领作用,如果观众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那要我们干嘛呢。从古到今,戏剧艺术一直肩负高台教化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戏剧艺术,给观赏者以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或情操的教育和感化。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娱乐、游戏、轻松互动的方式来达到高台教化的作用,但最终是以表演来鼓舞人心,用表演来指导人。”

王珮瑜感到,喜欢听京剧、喜欢唱戏的人,不大有坏人,这个说法或许比较极端,但事实上一定是存在一些因果关系的。她看到,很多人,从小跟着父辈祖父辈听戏,小时候可能不懂戏里唱的什么词,但是慢慢地就明白了,长辈也会给他解释,惩恶扬善、不抛弃糟糠,兄弟姐妹要和睦……这些故事讲多了,耳濡目染,就会从从戏曲里找到答案,时间久了,戏曲艺术就有了更多的功能。

“与市场同在,与观众同在。我们要聆听市场声音,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引导他们,不能被票房、被数据冲昏头。艺术家、艺术从业者、创作者还是要有自己非常明确的主张,一旦失去了自我,为什么观众要来买票看你?你还是要保证一个非常完整的人格,这个人格是符合中国传统的,是符合当今价值观的。”王珮瑜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施培琦/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