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静安雕塑公园感受“春消息”
2022-02-13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步入壬寅虎年,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春天的美是什么样的?可以去上海静安雕塑公园里找到答案。在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揭幕的“过年——2022年虎年名家迎春展”,集结了18位海派代表性艺术家以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优秀教师展出的近40件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与公园中正欲吐露新芽的草木两相呼应,为市民带来“春消息”。

展览由刘国松、陈家泠、杨正新、王劼音、张雷平、马小娟、何曦、石墨等艺术家参展,这些海派知名艺术家和视觉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虽然学术背景各不相同,作品也跨越水墨、油画和雕塑等各个艺术门类,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春天之美的表达树立一个范本。在此之前,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立长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开展“公共视觉提升工程”项目,此次迎春展便是该项目的一个落地。

近年不少地方的城市景观广受诟病,一些花费巨资竖立的城市雕塑被认为“有碍观瞻”。有专家告诉记者,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还是审美标准的混乱,一些人以丑为美,美丑不分。久而久之,容易出现城市景观被丑化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由优秀的艺术家重建美的标准。此次“2022年虎年名家迎春展”便是在这方面所作的一次努力。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刘国松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当代表达的《雪网山痕皆自然》,还是陈家泠超脱了写意花鸟中惯常图示风格的《见喜》,亦或是杨冬白用不锈钢材料纵横交错的“阳光下”系列雕塑,都让人看到了那份熟悉的美。这些作品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当代审美眼光,体现了美的演变和发展。令人欣喜的是一些青年美术教师也加入进来,一些人还进行了跨界创作,把各艺术门类之美汇集到城雕之中。这些青年人也为城市公共视觉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了解到,按照“公共视觉提升工程”项目的规划,静安区将围绕雕塑公园平台和全区街道绿化和公共艺术空间,以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域标准展开建设,通过对整体视觉功能提升、景观提升和氛围提升的实现,拉动区域文化产业集聚,助力上海城市软实力全面提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