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初心讲堂”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开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
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13弄,一处原名“经远里”的百年石库门里弄,曾是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经远”有经涉远途、作长远谋划之意。中共中央军事部(也称军委)和相应机构诞生于上海,在尖锐复杂和险恶的环境中,对武装工农、举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指导红军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
今天下午,“初心讲堂”第十五讲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开讲。来自上海航天局的30名党员来到讲座现场,深入了解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艰苦的斗争历程,仔细聆听周恩来、杨殷、彭湃等革命者的光辉事迹。
本次课程邀请到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吴海勇为学员们带来题为《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军事工作》的讲座。1928年至1929年间,中央军委在上海运筹帷幄,艰难实践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宏伟预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革命先驱们深知革命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共产党人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观看了情景短片《革命家书》,视频通过沉浸式演绎的方式,再现了杨殷、彭湃几位烈士的家国故事,将烈士们在狱中与上级组织、妻子儿女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一封封书信深刻形象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历史上的他们是英雄的、伟岸的,可当我们展开信件,阅读他们作为父亲、丈夫最真实、质朴的感情,有限的字句书不尽对后来人的谆谆嘱托。”一位学员动容地说,自己上了一堂特别有意义的党史课。
在场的一名党员听毕讲座表示:那时的青年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坚定信念,勇于肩负起革命的重担,完成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壮举;今天的青年党员也要汲取前辈的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坚定的信念投入时代洪流,将自己的青春播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崭新的、更加光明的历史征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