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风铃”吹响思念与希望
2022-04-10 生活

家庭编织成了居家生活中的守望,也寄托着一种希望。 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居家封控的日子,让生活变得更有趣些,手工不止是孩子们的最爱,成年人同样可以在其中找到许多乐趣。Studio Monana设计师何鲜近日在朋友圈发了一组自编彩带风铃的图片,并且征集爱好者一同参与公共艺术创作,瞬间有数十位朋友响应,于是这个“风铃团”立刻就忙活了起来,彼此期待封控结束的时候,大家的作品能够聚集在一起,响起更动听的声音。 

“被困”中的艺术创作

优美清凉的风铃声,往往能驱散人们烦闷的心情,传递彼此的思念与友情。不仅时下年轻人喜欢自己制作风铃,作为家中精致的摆件,事实上在中国,风铃制作也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

何鲜和Studio Monana工作室去年年底开始对民间编织进行公益调研,很快,彩带编织风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当时看到编织彩带风铃时就特别惊喜,上世纪末,尤其是在东北地区,许多妇女在家庭和社区里热衷这种手工创作。”何鲜表示,虽然从未有过成功的商品化发展,无法被溯源到民族相关的工艺传统,也没有审美上的基因遗续,“也许它的出现只是源自于塑料彩带这一缤纷又廉价的材料在我国的广泛引入,以及人们在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时期,自发地热烈地——想要装点自己的家的愿望。”

于是何鲜和小伙伴们开始研究彩带风铃的做法,向仍然在制作它的手工艺人请教,并发现立体、繁复的风铃其实是由几种基本的单元拼接而成,这种重复构成了轻盈又稳固的结构和秩序,创造出它独特的魅力。“我们原本计划在今年6月的一次展览中去展现我们的风铃作品,我们尝试了用金属、或者有科技感的发光材料去制作。”何鲜说,“可突然之间,这一波疫情来了,工作室没法继续运行,所有的材料都寄不到了……”

封控在家的日子里,原先的计划全部被打乱了,但是彩带风铃却依然可以制作,哪怕手头只有一些有限的材料。“我开始更深地思考编织彩带风铃,或者说‘家庭编织’这个活动的意义。小时候,我总穿着外婆织的毛衣,每年回老家见到外婆,她都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材料,把毛线在几根棒针上开好头,套在我脖子上比划,根据那一年我长高长胖的情况加一针,减一针……”何鲜说,“所谓家庭编织,民间的、非商品化的编织,在一些地区和时期帮助‘困于’家庭之中的妇女、老人们表达着自我和情感。通过亲手打的毛衣,编织的风铃,人们传递了对家人的细腻的爱,创造漂亮的家的决心。”

彩带风铃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在卧室也可以被简单地完成,基于这样的思考,何鲜想邀请近期开始居家生活的上海地区的朋友,一起完成一件由编织风铃工艺制作的公共装置。

重逢的日子,聆听更美的声音

原本还有点小焦虑的何鲜在朋友圈提出这个倡议后,不曾想立刻得到了非常好的响应,瞬间几十位编织爱好者都加入了“风铃团”。何鲜赶在快递停运前给每位参与的朋友快递了两份已消毒的织带材料,请他们各自制作一个彩带风铃的“单元”,等待疫情结束后,大伙集合在一起,拼接完成一个大型的风铃。

“原本我只是觉得制作彩带风铃是一件很居家的事,大家在封控期间解解闷,但一下子这么多人参与进来,可见很多人都‘憋疯了’,有些没收到材料的朋友还开玩笑说,能不能把自己的衣服剪了当材料。”何鲜表示,这么多人一起参与,这个大型的公共艺术装置就有了特别的含义,“我觉得这样的作品更符合公益的特质,也许它的外形并不那么出挑,但整个制作过程是很有意义的,一群被‘困’的人,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靠创意、靠交流、靠合作一起完成了这件作品,我们传递着对艺术的追求,传递着一种希望。”

据何鲜估算,这个大型风铃将由数十人的各自“单元”组合而成,最终大约会有五六米高,风吹过能发出清凉悦耳的声音,无论是摆放在商场内,还是户外公共区域,都挺适合的。“我们都很期待封控结束的日子,届时大家在春日里聚首,一起把这个大型风铃拼起来,并在上面写下各自的名字与祝福,这会是非常有艺术感的一件事。”何鲜说,“那个时候,上海的疫情控制住了,大家可以健康开心地走到户外。当风铃响起时,想必会非常悦耳,也许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淡淡的情愫,祈求我们所有人健康平安。”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