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讲述|眼泪是真的,但再熬一熬就过去了
2022-04-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讲述人:邵建萍

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我们中远两湾城是上海内环内最大的小区,共有96栋单元楼,1.2万余户,光是我所在的第二居民区就有4070人。然而我们的人手实在太紧张了,面对偌大的居民区,我们居委会却仅有7人。这其中还多亏了5位街道下沉的工作人员前来帮忙,因为我们居委会原有的6名工作人员都在封控楼里无法出门参与工作。说实话,真的很难,也非常辛苦。

  每天都是突击任务,我们24小时备战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变化,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面对的都是突击任务。常常都是半夜两三点钟睡下,凌晨五点多钟又要起来。3月18日,宜川路街道开展48小时2次网格化核酸筛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一直吃住在居委会。由于物资有限,居委会里的临时床铺,有些甚至是用椅子拼成的。

因为我们都住在居委会,生活空间有限,洗漱也成了难题。于是,我们就进行精细化管理,每个人按照起床顺序,一人一刻钟来完成洗漱。

我们每天都是24小时备战,晚上如果能睡上三四小时,就已算不错。比如前天,居委会半夜1点多才收到抗原自测的试剂盒,拿到之后我们连夜进行分装,到了早晨6点再分发给居民进行自测,9点多钟就要进行数据统计和汇报。

到了中午,我们每天都会统计居民的配药需求。从12点半开始,社工就陆续前往收集居民的医保卡并进行消杀,再交由两位社工外出配药,他们从1点多一直忙到5点多才回来。回到居委会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处理当天的案头工作。

晚上7点,我们与街道开了一次线上会议。会议结束后,我们居委班子就赶紧布置新任务,对抗原自测试剂盒再次进行调配,一直忙到10点多,通知各楼栋志愿者来帮忙分发试剂盒。由于第二天一早就要出数据,我们一定要当晚送到居民手中,因此,最晚一组小分队一直发到了半夜2点多才结束工作。

居委干部已经精疲力尽,但幸好在我们的背后还有一支强有力的“后援军”一直在支撑着我们前行。那就是我们小区的志愿者们。这支队伍的力量调动,对于我们来说是做好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

前期,我们通过宣传动员,发动了很多居民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现在我们有近250名社区志愿者。而且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其中不乏90后、00后的新生代参与,活力满满。

能有这么多居民积极主动地来帮助社区分忧解难,让我有点意外,也更加感动。

一名主动站出来的志愿者就能影响一户家庭,因此,我们的志愿者队伍里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姐妹档”“夫妻档”“母女档”“父子档”等等。

志愿者们就像一个个流动的宣传小分队,他们在核酸检测、抗原自测等工作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感染着小区里的居民,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来,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有一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居民,平时工作很忙,但近期已经连续3次报名了志愿者。他说:“看到居委干部太辛苦了,就想出一点力!”还有一些居民在排队做核酸检测时,询问居委干部:“我现在还可以加入志愿者吗?”

在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有90位党员在内,他们通过线下报到,汇聚到了一起,和我们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党员们积极投身防疫一线,成为了这次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这些党员分布在各个楼栋,我们会把核酸检测等信息通过这些志愿者及时传达给楼里的居民,做到信息公开、透明,这样一来也避免了一些矛盾的产生。

我觉得,信息对称和及时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志愿者们通过参与居委会工作,真正了解居委会的工作难点,他们也会帮忙与居民们进行沟通和解释。志愿者们还会帮我们收集一些居民的需求,比如老人配药的问题等。我们也会根据志愿者反馈的信息调整方案,同时,让志愿者了解居委会的工作流程,并及时与居民沟通,解决了楼栋里的大问题。

  创新工作法的背后是不断夯实基础  

最初开展抗原自测时,我们居民区就构建了一个“110”筛查组合:“1”代表的是1名居委干部即块长,“10”代表的是10名社区志愿者。

我们在每个楼栋都对应安排了“110组合”。他们进入楼栋后,“兵分三路”去分发试剂。卧床、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由居委干部上门提供帮助。同时,还有专人留守楼栋大堂,现场协助居民做好自测。

我们还让志愿者们进行“老少搭配”。年轻志愿者负责给老人下载程序、调亮手机、教学演示;老年志愿者则帮忙在楼道里挨家挨户地通知,同时现身说法,缓解一些老人家的恐惧。再加上居委干部现场统筹协调,“精、准、快”地打出“组合拳”。

常态化、精细化的人口信息摸排是实现高效防控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就是在和病毒赛跑,看谁跑得过谁,要打赢这场战役,必须未雨绸缪,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

在核酸筛查工作中,居委会依托之前常态化、精细化的人口信息摸排工作中,所积累下的“靠谱”的人口底册数据信息,我们采用“分点位、分楼栋、分时段”的“三分工作法”,设置了3个检测点位,并按照居民楼栋到检测点位的位置设计一一对应的筛查工作预案,分点位高效开展检测。

准备工作中,我们先将1758户、4070名居民进行划分,划分出各楼栋居民检测时段、列出检测注意事项,再通过楼组微信群、楼栋张贴等方式提前进行告知。检测中,更安排专人分楼栋、分时段提醒居民下楼完成检测,做到待检人员不扎堆、不聚集,提高检测效率。通过有力组织、志愿同行,每个点位排队人数最多不超过40人,时间不超过20分钟,得到了居民的一片赞扬。

每次任务能够成功完成,离不开居民的配合,离不开居委会干部的全力以赴,离不开志愿者的鼎力相助。通过这一次的封控管理工作,让社区里的大家真正走到了一起。这支队伍越来越有经验了,居民们越来越支持我们的工作,相互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感情也越来越深了。

对于我们居委会来说,我们的基础也越来越扎实了。因为居委会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我一直跟同事们说,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要用夯实的“夯”这个字,就是要我们对每项工作都不断反复地去敲打、去锤炼、去压实,这才叫“夯”。如此一来,我相信整个宜川街道,整个普陀区,乃至整个上海市的工作基础都会越来越扎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