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从共享单车运维小哥变身物资配送员
2022-04-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从共享单车运维调度员到防疫物资的“配送员”,王飞的身份转变从他自主申请成为浦东新区北蔡镇志愿者的那一天开始,每一天出门,除了穿上熟悉的黄色马甲,蓝色的防护服、口罩、手套和防疫面罩也必不可少,依然是开着熟悉的货运车,只是运送的物品从一辆辆共享单车变成了社区防疫的生活必需品。

 ※ 最多一天搬运160箱矿泉水 ※ 

3月28日起,浦东新区全区范围实施严格封控管理,王飞和几个美团单车的同事一起主动申请,通过防疫检测,成为了北蔡镇的防疫物资配送志愿者。

原先的工作是单车运维调度,王飞有一辆金杯货运车,也有着娴熟的驾驶技术。“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每天给北蔡镇的小区送防疫和生活物资,负责的小区有13个,物资主要有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矿泉水、泡面等等。”

王飞手脚麻利,将一箱一箱货物搬上车,按大小区分类别,整齐有序,尽量确保一车能装更多量的物资。由于食品和防疫物资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仓库,从仓库把物资搬上车装满,单程的距离大概是20多米,装满一次大概需要50分钟的时间,来回走动大概要30多次,而每一天,他几乎要运送这样满满的物资4-5车。

最难搬的货物是什么?自然是大容量的箱子和矿泉水,还有就是大箱子。“比如口罩吧,都是一整箱一整箱的,体积特别大,搬了箱子,手里就不能拿其他东西了。有一次送到一个小区门口,物资接收点距离车子停靠的地方大概还有10多米路,来签收的是一位阿姨,我看她搬不动这些东西,就一箱一箱把东西给她搬到指定的位置去,就这样来回走了10几次。”

最多的一天,他搬了160个箱子。“那天工作结束后,两条手臂都是酸的,第一次发现,搬矿泉水比搬单车还累。”

 ※ 单车运维经验用到了物资运送上 ※ 

相比体力的消耗,配送员工作令王飞体会到的不同,还有运送过程中细节的确认。“本来以为运送物资是很简单的事情,直到自己真的干了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除了要抓紧时间以外,还必须保证物资齐全、完好,怎么样在车内装更多的东西,这些可都是学问。”

每趟运送,他都要对着手里的清单,拿起手机,一遍遍提前和要运送的小区工作人员联系:“我这里准备出发,到您那里大概20分钟,我的车牌号尾号请您记住,车窗上会有保供车辆的标识。”他说,提前联系好能节省等候的时间,“因为物资体量比较多,一个个小区送下来,一定要抓紧时间,口罩、防护服都是现在急需的东西,大家都等着,越早送到他们的手里越好。”

按照防控要求,物资车是无法进入小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只能在小区门口完成物资清点和确认。如何保证给每个社区配送物资的数量没有遗漏,让接收人员清点的时候更方便,也减少出错的可能性?王飞用单车调度工作中的计数方法,给每个配送的物资标上了序号。

“如果是第一批送的物资,我就标注序号1,第二批就标注序号2,第一批送的物资放在最外面,这样搬下来最快,核对物资的时候一目了然,也可以提高物资交接的效率。”王飞说,有时候到了小区门口,签收人员还没到,他就把要运送的物资先搬下来,这样的做法比一直等到人来再卸货也节约了不少时间。

他知道,封控区内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都很忙碌,而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的防疫工作带去便捷。

 ※ 被人称作“单车侠”还有些不好意思 ※ 

今年29岁的王飞,2017年开始就加入了共享单车运维员的行列,浦东新区是他日常工作的主要范围。来自江苏淮安的他,还有一个姐姐在家中照顾父母,今年即将和女朋友结婚,现在疫情期间,两个人每天只能通过视频“见面”。“家人特别支持我的工作,会叮嘱我一定要当心身体,我和他们说了我在做志愿者配送物资的事,他们都觉得特别有意义。”王飞说。

“疫情期间,我希望都继续给大家配送他们所需要的物资。”他告诉记者,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在背后会称呼像他这样的小哥“单车侠”。“有人会叫我们‘单车侠’,大概因为看到我们是共享单车的工作人员吧,以前每一天在这里搬运调度车辆,现在用同样的车给他们配送物资。”

“起先,我听到这个称呼挺不好意思的,我们只是给大家送了物资而已,现在,每听到一句‘谢谢’‘辛苦了’,我都感到分外温暖,如果我们能像大侠一样,给大家送去胜利的希望,被大家所期待,这一切就都值得。”居民有了盼头,王飞也更深刻体会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每一天都充满了动力。他和每一个抗疫志愿者一样,在那一车车物资中看到的是一张张保障网和一道道防护线,他们相信,所有的辛苦都是一份希望,共克时艰,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