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这支16人的青年突击队,扛起了720位居民的日常生活
2022-04-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当社区书记和社工都被集中隔离了,谁来维持社区日常工作,谁来主持疫情防控大局呢?近日,嘉定区新成路街道的一个小区,就遇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正在大家为小区担心的时候,新成路街道党工委成立了社区工作专班,进驻社区、进驻小区,负责小区302户住户、720名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街道各党支部群、团员青年群里发出这样一则通知:“紧急情况,现招募党员、团员同志参加特殊小区防控工作,请报名!”通知一出,深夜的微信群里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团员,我报名!”一声声的请命响彻在微信群里。很快,一支由16名党员、团员组成的青年突击队集结完毕。90后小伙邵紫君是一名共青团员,担任突击队的队长。次日凌晨5点,这支青年突击队就整装完毕,奔赴“新战场”:核酸采样、物资供应、垃圾收运、消杀管理……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居民们的日常生活。

入驻后,突击队在小区社区群里发布了一则公告:“有几点情况要向大家告知一下:疫情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敌人,‘克敌制胜’。没您不行!我们很感谢全体嘉珉居民的包容和努力,请各位居民与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也希望居民们给我们一点时间、一点理解,一点鼓励!我们也欢迎居民们的监督,您的鞭策会成为我们工作的方向。”

公告一出,关于物资、就医、消杀的各种问题如潮水般涌来,这让街道团工委副书记薛亮一下子有点蒙——作为临时“居委书记”的他,面对居民们提出来的层出不穷的问题,知道必须尽快整理出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才能够切实地帮居民解决这些问题。“群里有居民说,家里的天然气没有了,无法烧饭。我当即就觉得这不会是一个个例,一定还有别的居民也有类似的问题,于是,就让居民们在群里接龙,这样就不容易遗漏,然后由我们负责帮他们一一去充值。”薛亮介绍,“但群里信息实在是太多了,光统计信息就得不停地‘爬楼’看,几分钟就有几百条。所以,手机电量消耗得非常快,根本撑不了几个小时,我们人都在外面,也不能充电,所以偶尔失联的话,群里居民就会容易着急,于是开始尝试在微信群里分工分段地回复居民的问题。”

“什么时候做核酸?”“能不能给我们送点中药?”“能不能提供家庭消杀工具和药片?”……面对一个又一个待解决的居民请求,突击队员宣佳燕随手把纸箱的一角撕了下来,拿出记号笔记下来。

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街道工作组组长黄静立刻联系小区保供问题:“封控小区保供结对大润发,下午社区集单通道就开通!”通道有了,一场保供的志愿接力立马展开。宁新众畅20名志愿者完成商超到小区的配送,小区内的物资保供则被突击队员们承包了。

刘佳新是突击队组员,4月11日,下午气温升高到30摄氏度,刘佳新和小伙伴们穿着又闷热又厚重的防护服负责搬运,27个栋楼一共就3辆车。“天热,每件防护服只有4个小时防护期,不抓紧时间,防护服就失效了。但居民的快递一箱箱、一袋袋,门口的防护中药包还有60多箱。心里很着急,干到后面,双脚怎么也跨不动了。”刘佳新回忆,“搬完物资,我忍不住在楼栋门口坐了下来,屁股一落地,身体就不受控制地倒了下去。”这一幕不知道被哪个居民拍了下来,发到了群里,大家看到后都非常心疼,有些居民建议自己下楼拿,有些居民则提议大家减少购物,居民们都想方设法地想要减轻志愿者们的负担。“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一丝善意的体谅,一句简单的感谢,都能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刘佳新说道。

据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间,新成路街道累计发动党员、青年志愿者超过1780人次,服务时长超过720小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